在自媒体当道的时代,李腾对早报的期许是:“希望早报保持中立、客观和平衡的报道,也继续有纸媒和电子版。”
◆董姿彦:登上早报是成功指标
与娱乐记者相熟
◆李腾:报道见报是荣耀
《联合早报》9月6日庆祝创刊100年,邀来四位艺人诉说他们与早报的情缘。向云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读报,入行后还与娱乐记者成为朋友;李腾从台湾来新求学,通过阅读早报融入本地生活;董姿彦的母亲原来也上过报,她会收藏女儿的剪报,认为那是成功的指标;插班生陈迪雅说,母亲是从早报的报道了解她当歌手的点滴。
从学生记者到专栏作者,李腾形容自己与早报的关系好奇妙。
母亲虽然是质疑的口吻,但陈迪雅不觉得她在低估自己。“相反的,我觉得她有读,就是对我的肯定,我感觉到她是引以为傲的。”
母亲嘴上不说,但陈迪雅知道她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和爱着女儿,像默默地看报道做剪报。陈迪雅还分享一件趣事,“我有时会突然听到自己的声音,原来我妈在看我的IG Story(限时动态)。”
向云踏入演艺圈时,《星洲日报》已经与《南洋商报》合并为《联合早报》,凭电视剧《雾锁南洋》一炮而红的她,成了早报娱乐版的常客。
插班生的音乐路走得不易,陈迪雅知道母亲很担心,也常劝她不要唱了,所以她很少跟母亲聊自己的工作。她笑着跟我说:“我跟你分享的比跟我妈分享的还多。”
后记:一份报纸的寿命,只有一天,隔天就拿去包菜包鱼擦玻璃。但在那一天看到的一篇报道,可能就让你的生活有了一点不同,种下深远的意义。早报100岁了,它与每一个读者牵起不同的情缘,希望这份感情一直都在,愿早报与你继续相互陪伴。
早报影视版1985年举办一项最受欢迎演员投选活动,黄文永和向云分别夺得男女冠军,向云至今难忘。“那时候是剪下表格寄到报馆,我记得有几万张票,我不知道你们怎么计算,好可怜!”
插班生2010年出道至今多次登上早报,大部分的采访是我做的,这次访问,听陈迪雅说“我妈都是看你的报道了解插班生”,我好感动,没想到自己成了她和母亲增进感情的桥梁。
报纸是许多人的新闻和资讯来源,是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对一些艺人来说,报纸还承载了许多记忆和感情,因为他们经常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是报道中常见的新闻人物,与报纸有着更为特殊的关系。
李腾从小就是早报读者,他分享说:“我8岁从台湾来新加坡,住在寄宿家庭,很少出门,就培养了阅报习惯。寄宿家庭订阅早报和《海峡时报》,我英文不好,所以读早报,会挑副刊和体育新闻来看。后来我也看学生报《星期5周报》(现改名《逗号》),还把封底的歌词海报剪下收藏。”
陈迪雅和杨佳盈2021年为早报娱乐版写专栏,各写了两篇,陈迪雅分享经营咖啡厅的经历,也道出插班生一路走来的艰辛。“我妈看到我的专栏时问我:‘你自己写的啊?’看到佳盈的则说写得真好。我不会难过,只是觉得很好笑,因为我的华文很差,她一定心想:我怎么会不知道我女儿的华文程度?”
董姿彦现在关注早报IG,感兴趣的新闻就点击链接阅读。她说:“我喜欢早报中立和客观的报道方式,娱乐新闻也不走八卦炒作风格。这个年代资讯超载,可是说到中文新闻报道,早报还是我的首选。”
提到《联合早报》,向云立即想到早报合并前的《星洲日报》和里头的“上大人”漫画。“小时候,爸爸订《星洲日报》,我也跟着爸爸看报纸,最喜欢看一个叫‘上大人’的漫画,忘了内容是什么,只记得是一个脸长长的男人的故事。”
台湾已故总统蒋中正题的“星洲日报”四个字,也让向云对书法产生兴趣。她回忆中学学书法时得临帖,让她觉得乏味,看到报纸上“星洲日报”四个字写得好美,就下决心练好书法,写出同样美丽的字。她的书法后来真的写得不错,还被老师挑选贴在布告栏上。
以演员身份与早报结缘,也是满满的甜蜜回忆。向云说:“我最常见到的早报记者是当时跑娱乐的阿伦(黄卓伦)。记得我和之财新婚不久,阿伦约我们做一个特别的访问,带我们去学做日式蛋卷。”
李腾中学时是早报的体育通讯员,第一篇见报的报道,是他当时就读的维多利亚学校在全国校际越野赛蝉联男子丙组冠军。李腾为这次的访问挖出当年的手稿,边看边自嘲:“好稚嫩的文笔。”
不只手稿,他连当时30元稿费的支票单据都留着。问他可记得如何用那笔钱,他说:“忘了!其实那时候不是为钱投稿,比较开心的是看到自己的文章登在早报,还有人头照,那是一种荣耀。”
早报的记录和陪伴无价
说起专栏,陈迪雅忆述当时的情景。“接到你们的邀请时,我跟经纪人说了很多次No,但看到佳盈立刻说Yes,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挑战。1000字,我差点死掉!第一篇写了一整天,截稿前一天临时抱佛脚,写完后还请佳盈和经纪人帮我审稿。虽然写得辛苦,但看到文章见报,我好自豪,还在IG分享!”
向云也提起当时另两位娱乐记者胡文雁(现任早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和张曦娜(已退休),她一脸欣慰地说:“我们都成了朋友。以前旧的电视台,记者来去自如,我们可以跟记者成为朋友,是因为经常碰面聊天。”
一份早报,搭起友谊桥梁,陪伴异乡生活,肯定事业成就,增进母女感情;四位艺人的故事,各自精彩。
对于早报的期许,陈迪雅说:“早报是有分量的报章,拿在手上也应该有一定的重量,但它越来越轻,有点难过。不过社会在改变,我们也得跟着改变,就像插班生出道时是CD没落的年代,我们对音乐数码化从挣扎到接受,相信早报也有相似的经历。期许插班生和早报一起在蜕变中成长,变得更好。”
回想这段往事,董姿彦笑说:“当时的服装是我妈做的,她还跟我说,大家都走猫步,你会唱歌,就边走边唱,得分会比较高。”
李腾想过当记者,但后来有机会接触广播,先当了DJ,之后又参加《超级主持人》比赛入行,但他认为一切息息相关。“主持人也要有基本撰稿能力,而且现在经营自媒体,访问人或拍影片要自己写稿,我的访问和写作基础是在通讯员时期打下的,现在写专栏也增加了写作信心。”
家里客厅的桌上每天有一份早报和一份《海峡时报》,母亲会看早报,陈迪雅说:“我妈看到插班生的报道,像是说到我们经历的困难,她不会追问我,就保持沉默。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剪下报道,直到为了这个访问,我问她有没有插班生的剪报,她说‘有一些啦’,就叫我爸拿给我。”
母亲是早报忠实读者,董姿彦则坦言自己以前很怕看早报,“觉得中文字密密麻麻,很多又看不懂,好难啊!”入行后不时受访,董姿彦说:“自己的报道当然要细心阅读,也‘逼’自己提升阅读能力,我的华文真的进步许多。”
事业里程碑有早报陪伴
陈迪雅感谢早报陪伴和记录插班生的演艺生涯,“有时候事情发生时,我们没有太大反应,但之后再看报道,觉得这些陪伴和记录是无价的。”
向云现在是早报数码订户,她认为电子报虽然比较方便,但没有实在的感觉。“手握报纸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而且以前收集很多自己的剪报,最近搬家整理时,还叫孩子一起来看妈妈的报道。”她家现在偶尔还是会有报纸,向云笑说:“如果孩子上报,之财会买好几份来收藏。我家翁也买报纸,看到我们的新闻会把报纸给我们。”
李腾感谢早报陪伴他的成长,帮助他融入新加坡的生活,“小时候来新加坡,是看早报了解新加坡,那是融入生活的一个渠道。”
入行后,李腾除了不时接受早报访问,也从2020年开始为早报娱乐版写专栏。“一开始,编辑请我试写一个月,没想到之后邀请我当常驻作者,一个月一篇。想到小时候投稿要经过筛选,现在是受邀,好开心!记得一开始会被催稿,写不出来会抓狂,现在一有灵感就先写下,不再临时抱佛脚。”
她莞尔一笑,说:“希望我偶尔还可以上早报,当然是因为好事。希望我的事业继续有早报的陪伴,我也会继续陪伴着早报。”
◆陈迪雅:早报拉近母女关系
今天(9月6日)是《联合早报》百岁生日,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早报请四位本地艺人分享他们与早报的情缘。
母亲看报道就是肯定
董姿彦的母亲赖淑敏也上过早报,赖淑敏退休前是南洋初级学院华文教师,她2001年参加一个剪纸比赛夺得冠军,早报做了一大篇报道,之后她多次受邀参与《星期5周报》的活动,讲解剪纸艺术。
对董姿彦来说,出现在早报也是一种肯定。“就像一些小贩摊位挂着报章的推荐报道,我觉得上报是对一个人的专业的认可。我事业上几个里程碑都离不开早报,像演出,发新专辑,参加《中国好声音》,每一次做了早报的访问,我才感觉‘这个事情真的发生了’。记得因为《好声音》大决赛第一次登上早报主报封面,当时心情是,哇,我成功了!比赛结束后做了好几个访问,只有跟早报记者做访问时特别激动,因为我知道家里的人会看到这篇报道。”
希望早报保留实体报
董姿彦拿出母亲细心收藏的剪报,分享说:“我妈自己上报,她当然自豪,但作为家长,我上报她更开心。她现在看电子报,但如果我上报,她会买报纸做剪报,还多买两三份送亲友。看到我上早报,她很骄傲,对她来说,早报是成功的指标。”
向云感慨现在拿起早报,明显薄了许多。“觉得有点可惜,但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希望早报一直在,它代表着新加坡的一部分,也希望它保留实体报,然后在一些象征性的阶段,像现在百年和之后110年、120年,推出特辑让我们回顾。”
董姿彦第一次以艺人身份登上早报,是2007年演出舞台剧《天冷就回来》时,她之后多次因舞台剧、音乐和主持作品受访。但她其实早在1995年就上过早报,那时13岁的她参加一个“50到70年代服装潮流比赛”,夺得13至16岁组别冠军。
当通讯员打下访问与写作基础
◆向云:与记者成为朋友
李腾有每天看报的习惯,“我一定要看新闻,否则会觉得少做了什么。我现在是早报数码订户,但以前电视台工作人员都叫我Ah Pek(阿伯),因为我手上总拿着一份报纸,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