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刘雪华出演《庭院深深》,收视率超过50%,同年凭借《几度夕阳红》和《烟雨濛濛》入围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演员。《海鸥飞处彩云飞》《哑妻》《三朵花》《雪珂》《青青河边草》让她成为琼瑶电视剧代表,有颜值,有演技,最重要的是还会哭。

生活中的刘雪华不会慢走,不会扭扭捏捏,爱说笑话。她如何塑造与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女子,让万千观众为之心情起起伏伏?“看小说,我会勾勒角色形象,她应该什么样,会怎么做,然后把我认为的她们的样子演出来。我很坚强、豁达,没有那么容易受委屈,那么楚楚可怜。不过,我们的恋爱观是一样的,爱得死去活来,刻骨铭心。”

另一个演员张静之第一天见到刘雪华,说了一句99%人的开场白:“我从小看你的戏长大。”接着,她抛给刘雪华99%人好奇的问题:“琼瑶要求演员三秒掉泪是不是真的?”

1959年刘雪华出生在北京,5岁随家人迁居香港,19岁考入香港长城电影公司,21岁转入邵氏电影公司,1983年因出演亚洲电视电视剧《少女慈禧》一举成名。1986年,她应琼瑶邀请出演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开启大红大紫之路。

几乎不出门的刘雪华有一套严防迷路的遛狗方法,“我不敢拐弯,只能直走,再直回来,走两趟。”

刘雪华不太懂电脑、手机新功能,“我只要看电视,跟家里人打打电话,跟狗玩一玩,在家里吃饭就好了。”

不喜应酬,不喜与人聊天,舞台剧角色的恋爱观、孤独与病痛,都引起刘雪华共鸣,“怎么有和我这么像的人,我能理解她的苦恼、心酸和豁达。”

坚决不改台词

路痴的防迷路招数

她上一次登台,是在1994年台湾果陀剧场的《新驯悍记》,挑战莎士比亚经典剧作。她说:“我来了上海十几年,出去吃饭的次数不超过10次。很多地方,我都没有去过。”

延伸阅读

年纪大了想挑战自己

(上海讯)刘雪华近年长居上海,与想象中的大明星不一样,她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非必要不出门。时隔30年,刘雪华再次出现在上海的舞台剧。

上海的年轻观众见到刘雪华,同样异常激动,说:“我和家人都非常喜欢您的影视剧作品,看着您的戏长大,比如《庭院深深》《几度夕阳红》。”

琼瑶剧“眼泪女王”、《甄嬛传》太后,是刘雪华给大众的最初印象,但上海上剧团演员窦进说:“雪华老师在影视剧中的样子,和她本人完全不一样。她本人非常可爱,甚至有一点点男孩子的调皮。”每天排练,他会被刘雪华抛的梗逗得开心一整天,“现实生活中,她是一个爱讲笑话的人。”

和窦进一样,张静之觉得,刘雪华不像前辈。她也用“可爱”形容刘雪华,“雪华姐温暖又很可爱,完全没有架子,减轻了我不少压力。”张静之还是不太敢与刘雪华聊天。排练时,她默默观察刘雪华演戏、走路,“我可以看这么多遍她演戏,好满足。”

香港“霸气”台湾“常哭”

“香港同行听说我去台湾演戏,都非常惊讶。”刘雪华回忆,“我在香港演的戏都比较霸气,《少女慈禧》从年轻演到中年,很过瘾。《天堂鸟》演女强人,要不就是武打片《武林圣火令》《白发魔女传》,走路带风。”

“年纪大了……我很想做一些特别的挑战。”时隔30年,刘雪华再次出现在舞台剧,与窦进、张静之等7位演员分饰20多个人物,5月17日至26日在上海上剧场以“诵读剧场”形式分享《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人物及片段。

演了近50年戏,刘雪华有底气总结,“观众一旦接受某个演员,她怎么演,观众都会接受。有时候,作品卖座、收视率高,观众喜欢你,不一定是演员好。任何时间,剧本最重要,当然,演员也不能演砸。”

伴随传奇,坊间总有流传已久的故事。除了琼瑶要求“三秒落泪”,还有著名的“不准改台词”。对此,刘雪华予以确认并坚决支持,“我不会改台词,因为她的剧本,你真的不需要改。每个编剧这么写,都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