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工作者的担忧主要来自人工智能的崛起,特别是ChatGPT这类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盛行。这类技术只需少量训练,就能产生具有一定新颖度的文字、图像或其他媒体。此外,复制人脸和声音的技术也发展迅速,已可生成令人信服的画面和声音。

自电影出现以来,科技与娱乐电影之间的拔河抗争从未停过。例如上世纪50年代,电视机出现并开始普及化,演员和编剧担心他们参与电影的利润会被瓜分,进行首次罢工。

延伸阅读

可是从创作人角度,我难以认同AI创作的剧本,始终认为AI编剧是荒谬的,也是极大侮辱。以AI算法创造出来的故事应无法诠释人类微妙的感情,也缺乏情感深度和人性视角,充其量只是肤浅表述。

此前,由1万多名编剧组成的美国编剧工会(WGA)与制片厂联盟来到谈判桌上,原本是要商谈工会编剧的新合同,同时也呼吁行业规范AI在电影制作的使用,不能拿编剧作品去训练AI。结果谈判破裂,制片厂联盟还准备加快AI在编剧工作的使用,询问咨询公司:“如果罢工发生,启用AI 系统创作剧本,最快要多久?”

AI演算法可能创作“佳作”

显然地,人工智能对演员行业构成了生存威胁,造成演员下来将面临被机器取代的危险。

最近上电影院看著名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奥本海默》(Oppenheimer),我脑海里却一直浮现着《金融时报》文章《克里斯托弗·诺兰:奥本海默绝对是一个警世故事》。开篇两段话来自这篇文章,诺兰谈起自己曾与人工智能(AI)专家交谈,后者告诉他这将是他们的“奥本海默时刻”。

然而,对许多好莱坞电影工作者而言,他们这阵子最关注的不是这些强档电影票房如何,而是63年来编剧和演员首次同时罢工最终会出现什么结果?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大家的饭碗呢?

过去两个多月,强档电影市场热闹火爆,《速度与激情10》《闪电侠》《夺宝奇兵:命运转盘》《不可能的任务:致命清算第一章》《芭比》《奥本海默》等一众影片陆续上映。

前个星期去看张学友60+演唱会,他也把小时候到现在的照片,甚至AI模拟的未来老去模样,与香港经典城市街景和场面串联在一起,用歌声和影像展现一个时代的记忆。

未来,我们还需要电影吗?无论答案是肯定或否定,我都觉得自己就像电影中的奥本海默,在人性与科学,金钱与利益的博弈中,看着梦想慢慢变成无可奈何的悲剧。

“奥本海默曾呼吁国际核控制,并因此遭受了来自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压力。同样地,人工智能领域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然而,最新罢工标志着电影行业未来前景堪忧,令人不寒而栗。

“我之所以讲述奥本海默的故事,是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警示。因为核时代的早期与当下人工智能时代的黎明存在着相似之处。

这些革命性技术乍看之下似乎前景光明,能够让时光倒流,让年老或已逝世的演员“复活”一起飙戏。但想深一层,这意味着许多演员的表演可以数码化,加以保存、修改和反复重用,演员的实际存在感荡然无存,无疑也给演员生涯敲响了警钟。

不过他的预言没有实现,网飞(Netflix)和苹果电影等串流媒体盛行年代,不少人还是喜欢上电影院看电影。

事实上,电影行业不少起步公司便提供这类服务,例如Cinelytic公司和ScriptBook,能用算法计算由不同演员和场景对票房的影响。另外,Netflix也拥有庞大的数据库来推算数百万用户和观众的偏好。据估计,仅Netflix推荐算法每年的价值就能达到约10亿美元。

约20年前在电影学院就读时,当时互联网速度越来越快,盗版网站猖獗,很多人选择在家中下载电影观看。一名讲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如果哪一天互联网的网速快至随点击随看,大家更没有理由上电影院,电影行业就将完蛋了。”

例如在《夺宝奇兵:命运转盘》中,80岁的哈里逊福特就利用深伪技术(Deep fake)“回春”,帅气模样令人眼前一亮。几年前,《速度与激情7》也沿用这技术,让拍摄完成前去世的沃克完成电影中的场景。

除了演员外,连电影行业中最具创意的编剧行业也遭受AI的巨大冲击。

革命技术给演员敲响警钟

只可惜,AI这个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消失,而且会随着技术进步,变得越来越普及化,影响进一步扩大至教育、创意、金融服务,甚至政策的制定。而我们也需要接受由AI驱动好莱坞的新现实。

演员工会—美国电视和广播艺术家联合会(SAG-AFTRA)的主席德雷舍尔在最近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就指出,制片厂提出的人工智能规则提案剥削了临时演员或特技演员等没有台词角色的演员。

他说:“他们提议,应该能够扫描我们的背景表演者,付给其一天的报酬后,他们的公司就应该能拥有该扫描影像、表演者的形象和肖像,并且应能在他们想要用到的任何项目中,反复使用这些图像,不需要征得同意,也没有补偿。”

凭良心讲,现有AI技术应无法取代专业编剧,但随着AI学习能力迅速提升,谁敢说AI不能利用演算法,算出一个符合大众口味,满足大家偏好的“佳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