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创投公司Bessemer的调查发现,投资者对于盈利和增长的看法,似乎又有转变。
就如祥峰投资(Vertex Ventures)东南亚和印度合伙人梁沛茵指出的,一些创业人可能推迟新的研发或增长计划的投资来降低成本,但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可能因此失去创新和竞争优势。
盈利和增长之间的纠结,不只是科技公司或起步公司遇上的难题,挂牌上市许多年的公司也会面对,尤其是稳定派发股息的公司,当业务受到新科技颠覆时,是要保持派息,还是投资新科技和领域。
另一家本地科技公司Grab将在本月25日公布第二财季业绩,公司第一季亏损缩小,预期第四季将取得营运收支平衡。
到了今年,这个比例又恢复到1对2,即营收增长1%对估值的影响,相等于自由现金流率进步2%,显示投资者稍微看重增长。
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似乎既想要盈利,也想要增长。
到了去年底,这个比例成了1对1,也就是说增长速度的价值下降到和降低燃烧率相同水平,也就无怪乎科技公司纷纷裁员节流。
常年亏损的科技公司走向盈利,是过去一年多来的趋势,在资金趋于干涸的市场环境中,面对投资者的压力,科技公司不再一味扩张增长,除了放慢扩展速度,还从各个角度削减成本,甚至连厕纸都不放过。
但是算上公司的其他成本开支,比如获客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这一名客户会让公司蒙受亏损,而现在这类客户不再是公司的目标对象了。
投资者担忧转向业务扩展速度放慢
冬海集团在宣布业绩后,股价大跌28%。无独有偶,冬海集团第二季营收同比增长5.2%,逊于市场预期,在经济放慢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电商业务虾皮(Shopee)营收出现历来最缓慢的增长——21%。曾几何时,这家公司的增长率是以三位数来计算的。
对于公司而言,投资者的胃口影响了公司的方向。
冬海集团去年开始大幅削减成本,冻结薪金,削减市场营销投入,以期扭转连年的亏损。优步同样也是去年起放慢聘用人手,减少营销和津贴开支。GoTo去年裁员12%,最新季度的津贴和产品市场营销开支大幅减少35%。
2021年底,全球利率处于超低水平,美国联邦储备局还认为高通货膨胀是短暂的现象。当时的调查显示,起步公司的营收增长1%对估值的影响,相等于自由现金流率进步6%的影响,我们称之为1对6的比例,就是说,同样幅度的增长会比降低燃烧率(burn rate,指未盈利的公司消耗现金的速度)带来更高的估值。
企业勒紧腰带的做法取得成效,不过投资者似乎并没有因为企业走向盈利而高兴,他们的担心又转移到了业务扩展速度放慢。
投资者对盈利和增长看法似乎又有转变
在商业世界,没有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
不过冬海集团下来又要加大投资扩张,创办人李小冬宣布,集团计划投资扩展电商业务,可能会侵蚀盈利率,甚至带来亏损。
确实,在刚过去的企业财报季可以看到,常年亏损的公司转为盈利,增长下滑,投资者一样不开心。
私召车平台起家的优步(Uber)月初宣布第二季取得营运盈利,这是优步自2014年公布财务报告来的首次,也是投资者翘首以盼多年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之前,优步累计亏损高达315亿美元(428亿新元)。
优步的业绩公布后,股价出现九个月来的最大跌幅。优步的营收增长不如市场预期,反映私召车和送餐行业标志性的价格战持续带来的冲击。它的美国竞争对手Lyft早前削减价格,导致优步的私召车业务放缓。
不少风险投资者此前纷纷表示,相比起高增长,投资者更看重可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或至少是明确的盈利路径。
起步公司加速器Y Combinator的前董事经理哈里哈兰(Anu Hariharan)不久前在推特上发文说,许多处于较晚期阶段的起步公司在优秀创办人的带领下,正走向正面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和净利的道路上,并且不需要向外部投资者筹集任何资金。
本地科技公司冬海集团(Sea)则连续三个季度取得盈利,第二季取得3亿3100万美元净利,扭转去年同期净亏损9亿3120万美元。
盈利和增长之间的纠结,不只是科技公司或起步公司遇上的难题,挂牌上市多年的公司也会面对,尤其是稳定派发股息的公司,当业务受到新科技颠覆时,是要保持派息,还是投资新科技和领域?
一家投资早期公司的投资公司高管举例说,有公司在过去一年内显著削减成本而取得盈利,“你若问他,那你为何不早点这么做呢?
“他的回答是,公司原本每年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是因为投资者要求他们增长。如果公司每年只增长20%至30%,就没法从投资者那里获得所要的资金和估值。所以哪怕一名客户的毛利润率只有0.1%,他们都会去争取。”
在科技公司的世界,到底要盈利,还是要增长?多数人或许会说,两个都要。
延伸阅读
另一家区域科技公司GoTo,日前也宣布朝着盈利的目标更进一步,第二季经调整的息税折摊前亏损(EBITDA)减少72%至1.2万亿印尼盾(1亿3300万新元)。公司重申会在今年第四季取得息税折摊前盈利,并调低全年的息税折摊前亏损预期。不过这个季度的营收只增长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