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美国股市中市值最高的前十大公司中,科技公司数量增加到了七家。
根据新加坡交易所(SGX)提供的数据,在2023年、2010年和2000年,星展集团(DBS)、华侨银行(OCBC)和大华银行(UOB)均在十大公司榜单之列。2023年,银行股不仅占据前三甲之位,其总市值(1920亿元)比后面七家公司的总市值(1439亿元)还要高出近500亿元。
FSMOne.com研究及投资组合管理部研究分析员胡悠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本地银行股的表现一是得益于有利的政府政策环境,二是之前六家银行合并成三家的战略举措,使本地银行业格局有了关键性的转变,大幅度提高了银行的能力、管理资源,以及运营效率。
到了200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主导美国股市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变成了科技公司。除了微软(Microsoft)横霸榜首,思科(Cisco)、英特尔(Intel)诺基亚(Nokia)也在前十之列。跻身前十名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仅剩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荷兰皇家蚬壳(Royal Dutch Shell)两家。
其中,苹果(Apple)位居榜首。苹果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是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成立于1976年,1980年上市,2011年首次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除了三大银行,新电信(Singtel)和新加坡航空(SIA)同样稳居前十。不过,新电信的市值现较2010年时下降约两成,也不及2000年时的水平。新加坡航空市值则一直相对稳定。
美股十大市值最高公司40年变化大
相比于新加坡股市,美股市场中十大市值最高的公司的变化则更明显地反映出时代产业的变迁。
十大市值最高公司榜单是经济时代演变缩影
十大公司榜单的变化背后有经济时代演变的缩影。榜单中的大多数公司依然存在,但个别公司已难觅踪影。譬如,曾经是本地四大银行之一的华联银行(OUB),就在2001年时被大华银行以100亿元的价格收购。
胡悠指出,新交所成立于1999年12月,较美国证券交易所“年轻”得多。因此,新交所并未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动荡,包括石油供应过剩和油价崩盘,也没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互联网繁荣与泡沫破裂。此外,由于新加坡市场规模较小,因此在吸引大型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上市方面也面临挑战。这些公司更青睐流动性更强、估值更高的交易所。因此,本地挂牌公司的构成,过去20多年来一直相对稳定。
银行股领先因股市缺乏高增长性大型科技股
去年,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发布更新版“金融服务业产业转型蓝图2025”,这一战略蓝图旨在进一步提升新加坡作为亚洲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IG市场策略师叶俊荣指出,银行股在未来几年会继续在榜单中保持领先优势。一方面是因为银行股的市值与其他公司相差悬殊,另一方面,新加坡上市的股票更加注重价值,缺乏具备高增长性的大型科技股。新交所一直希望吸引更多大型科技股上市,但迄今结果较为平淡。
胡悠同样看好银行股在接下来的表现,但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股票和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在中长期内也值得关注。“在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和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资本和人口涌入新加坡,对商业和住宅物业需求或增加。”
延伸阅读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现在虽不复往日盛况,但在行业内仍是翘楚。如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位居第八和第九的香港置地(HongKong Land),在2020年曾以310亿5000万人民币(约58亿8500万新元)的价格竞得上海徐汇滨江综合体地块,刷新中国内地成交纪录,成为当年的“地王”。香港置地也正计划未来五年在中国新增10个零售开发项目,使其在中国的商业项目达到17个。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几十年中,美股市场十大市值最高的公司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新加坡股市却没出现同样的趋势,市值最高的公司榜单被三大银行股牢牢占据。
微软是当下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这主要归功于其领先市场的Azure云计算服务与在OpenAI中的持股。
分析师认为,在新加坡力争稳固亚洲金融中心地位的政策指引下,银行股有望继续领跑,但房地产股中长期内也值得关注。
根据City Index整理的榜单,在1980年时,科技股还未主导美股,市值最高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尽管如此,IBM在当时是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是榜单中唯一的科技公司。IBM在当时的市值为346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281亿美元,约1747亿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