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时,翁碹凤为了在斐济建厂,还亲身到世界银行借钱。“母亲受中文教育,却敢到世界银行以不流利的英语做了两次演示以争取贷款。”
在访谈中,不难发现颜珮玲对母亲非常敬仰,佩服她所做出的成绩。颜珮玲说母亲到美国拓展市场的时候,当时的企业家还是男性居多,不过,翁碹凤善于与人打交道,又对自己的客户态度诚恳,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
颜珮玲接手管理公司已经18年,她以独特的方式将公司推向了新的高度,特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对许多小企业来说,可持续性等同于增加成本,因此它们不太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源。颜珮玲说,每个制造过程和领域都不同,企业必须深入探讨,并从小做起。 她建议企业,从那些在最大资源许可下能有最大回报的项目做起,越快看到效果,就越是继续向前的驱动力。
她以公司转用更环保的化学染料为例,初期成本肯定会增加,不过,环保化学材料对废水处理设施不会造成太大负担。同时,用来分解有毒物质的化学品用量也会减少,长期来说,还可以节省化学品成本,处理水的过滤器也可以用更长时间。
由小做起,公司目前已由第二代接手,公司总裁颜珮玲(42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形容母亲拥有坚毅的个性,敢拼、敢闯、敢承担。
“就像三年前我们决定将办公室的照明改为LED灯泡一样,那时我们须要投入一些成本,但现在随着电费的上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节省了不少费用。”
延伸阅读
向往成为海洋生物学家 将这份热爱延伸至保护地球
颜珮玲认为,如果要中小企业也踏上可持续道路,就必须引导和提供帮助,因为很多时候中小企业都不知该从何做起。虽然刚开始须要投入多一些成本,但中小企业必须把眼光放得更远。
如今,锦利的生产设施遍布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自家的纺织厂就设在马来西亚。
凭着希望做出改变的信念,颜珮玲早在2016年就开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改变,通过种种措施,节约了30%的能源、50%的用水和减少57%的垃圾填埋。
1977年,锦利集团的创始人翁碹凤向父亲借3000元买了六台缝纫机,开始了成衣承包商的生意。
当公司开始绿色计划之后,颜珮玲发现,自己“转绿”没有用,供应商也必须跟上,呈报他们产品的安全性、社会劳动力详情和在可持续方面的努力。于是,她也要求公司的供应链符合环保准则。
颜珮玲说:“母亲会确保客户所做的采购决定是正确的,她也关心客户的销售表现,以及顾客的反馈。”
公司“转绿”同时也要求供应链符合环保准则
翁碹凤1975年从南洋大学毕业后,便走上与别人不一样的道路。当年,多数人都会选择到政府部门找铁饭碗,而她则选择到本地一家台湾制衣公司上班,并学习不同领域的工作,如销售、计划订单、采购、工厂管理、物流等。
如今,翁碹凤只侧重策略性部署和大额投资方面的决策, 公司日常的管理工作都由颜珮玲负责,问她是否会因此感到压力? 颜珮玲说压力一定会有,因为它不只是一份工作。
从原材料来源、减少碳足迹,到避免现代奴隶制等方面,锦利都获得不同的认证。颜珮玲在专注管理业务之余,也把对海洋和海洋生物的热爱延伸到地球保护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持续成绩。
“我刚在飞机上看了《地球脉动第三季》,它说我们是可以为地球做出改变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对眼前发生的问题视若无睹,我们的未来将如何?”
“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都会有一定的要求。不过, 母亲一直扮演督促鞭策我们成长、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的角色,她在公司发展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加入公司之前,颜珮玲是一名执业律师,但她最向往的职业是海洋生物学家。她对海洋及海洋生物充满热爱,因此对保护地球有着深厚的使命感。
那时的新加坡经济正在起飞,有许多制衣厂在本地运营。在制衣公司老板的鼓励下,翁碹凤踏上创业之路,还成为老板的小承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