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除了政府和企业可传播可持续相关知识以外,银行也是为计划展开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企业提供优惠资本的重要渠道。

不过,碳排放量不但没有在2020年见顶,反而继续攀升至约为2015年预测水平的两倍,这还不包括因为人工智能(AI)再添加的约5%排放量。因此,采取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为了协助中小企业做披露,企发局会在今年第四季开始提供可持续报告资助,以及针对中小企业进行披露的教育计划,协助它们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李全德也说,开展可持续行动对企业来说不完全是成本,也可以是机遇。例如油气领域企业可以进入风力市场,电力公司也可以从清洁能源中获得参与市场的机会。

他说:“消减气候变化影响可以非常昂贵,而成本该由谁负责是一个公允的问题。” 

新加坡政府采取的是碳价格机制,企业可决定减排的最有效方式,而经济能力较弱的企业,政府会提供津贴。

此外,大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智囊资助计划(SAGE),也能协助中小企业设定可持续绩效目标,以及缩减获得融资的时间、成本和资源。

捷必胜执行主席林永车在会后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可持续性是大势所趋,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如果企业不跟上便会被淘汰。因此他致力于引进更环保的建筑业机械,协助建筑公司满足竞标工程的条件之余,也能长期节省能源开支和降低碳排放。

李全德认为,要实现《巴黎协定》中将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越来越渺茫。2015年制定目标时假设,只要全球在2020年达到碳排放量高峰后再将其降低,便能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他指出,企业对可持续性发展和实际操作的认知缺口相对容易解决,因为这方面可以通过政府、银行、商会商团的教育计划填补,更难解决的是谁要为采取削减气候变化问题的举措买单。 

李全德认为,目前许多企业对展开可持续行动采取“拖”字决,因为成本高,但未来科技发展跟上步伐,有望降低成本。不过,今天须要立即采取行动的迫切性已增强。

李全德说,这不是政府的要求,而是中小企业的客户,尤其是外国客户日益要求这方面的报告,因此新加坡的中小企业需要开始进行简单的披露,并且逐渐需要丰富披露范围。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主席李全德星期二(7月2日)在大华银行主办的“可持续发展指南论坛”炉边对话会上,分享他对企业采纳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看法。

开展可持续行动对企业可以是机遇

企发局目前正与其他政府机构合作,在全球碳信用市场频发丑闻、可信度受打击后,重启自愿排放交易市场(voluntary carbon market),除了让我国有机会参与这个市场,也能弥合绿色差距。

延伸阅读

尽管新加坡的中小型企业目前不面对强制性的可持续发展披露要求,但迟早要做这方面的准备,因为针对中小企业披露的要求或会被推前。

大华银行集团商业银行服务主管连文辉说,截至去年底,大华银行共提供了61亿元的可持续贷款予中小企业,年增长率达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