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表明,宗教若跟政治权力沾边,有可能对宗教理想本身造成腐蚀或催生极端化的倾向。所以,本地的政教分离世俗主义原则既尊重宗教信仰,也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或原教旨主义的滋长。宗教大多是文明积累的结晶,因而宗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强调慎终追远的儒学,在广义上也可算是崇敬祖先的宗教。跟任何正信宗教一样,它教导人们基本的善恶和是非观念与标准。
政教分离原则非但与尊重宗教信仰没有矛盾,而且恰恰是为了让不同宗教信仰能在同一块土地上和谐共处,所采取的巧妙的政治安排和中庸之道。正信的宗教都是教导人们止于至善的道理,并通过各种教义和修行方式趋近这一终极关怀。在这过程中,不同宗教之间存在见解上的分歧,同一宗教内的各种宗派也会发生对教义和仪式的不同理解。政教分离原则正是确保这些争议,不会逾越宗教的界限,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空间对不同信仰者形成压迫。
20世纪的杀戮历史凸显了科学理性的不足,例如核能量的发现及利用产生了核电站及核武器,科学理性生出这一威力庞大的工具,却无法解答“该如何”的问题。人类如今拥有了足以摧毁地球无数次的能量,而且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进步一日千里,将掌握越来越强大的能力。但是,人类的生存同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该如何”的问题,最终似乎还是必须回到精神文明中去寻找答案,传统文化的宗教是其中一个有益途径。
本地居民人口无信仰者比率增加,并不意味着新加坡社会正面对前述乱象。诚如总统哈莉玛2019年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所言,新加坡严格奉行世俗主义,但将宗教视为能强化社会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与科学理性作为社会主流的发展趋势下,社会也应关注宗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新加坡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第一批“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无宗教信仰者的比率较10年前增加三个百分点,占总居民人口的20%,其中38.1%的无信仰者是34岁及以下青年。在多元信仰的新加坡,政教分离的世俗原则是所有信仰和谐共处的大前提,在这一大前提下,无宗教信仰也是必须尊重的人生精神状态。不过,政教分离的世俗原则,并非等同于轻视或敌视宗教;相反,人的精神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信仰的真空会被什么填补,这个问题以及人口信仰趋势的变化,值得社会关注。
无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非常晚近的现象。它跟西方启蒙运动突出理性,视宗教为迷信的除魅过程同步。启蒙运动催生质疑权威的自然科学精神,开启了西方社会的世俗化进程,并伴随现代化征服全球。宗教信仰难免不受冲击。传统宗教轻视今世物质文明,重视精神生活且向往来世,科学理性则弥补了这一失衡,通过科技发明优化今世的物质生活,然而却可能矫枉过正,弱化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21世纪至今的经验也表明,人的精神需求甚至比物质需求更为强烈。人类正处于历史上物质生活最丰富的时代,然而当传统上处理精神问题的宗教因为理性精神的冲击而式微,所腾出的真空会由什么填补,让人关注。世界当下的诸多乱象,与摒弃宗教信仰的人,在政治领域里谋求替代品也有一定关联。精神世界的混乱同时扭曲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和信念,物质发达的社会却有越来越多人出现心理疾病,就是引人关注的现象。民众在围绕宗教所形成的社群里活动,既满足精神、情感、互助等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有助于凝聚社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