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在预测未来10年财政收支的情况时指出,到了2030年,预计政府的开支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主要将是卫生方面的开支。而到时税收将赶不上开支的增加。国家储备净投资回报贡献(NIRC)会是主要收入来源,但劳动力增长放缓将拉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间接影响税收。这也就是说,上述税项的调整有其客观的迫切性。

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最受关注之处,应推税制的改革,包括消费税率的调高,以及所谓的“财富税”的大调整,因为它们的影响面最大。前者在大家预料之中,后者则相信在很多人预料之外,调整幅度也颇为显著。税制改革的目的,除了是为打造更公平和包容的社会,也为了应对未来财政支出持续增加的长期挑战。

两年的冠病疫情加剧了全球性贫富悬殊的问题,凸显政府在应对危机情况时扮演的重要角色。冠病疫情也暴露了自由市场的不足,高收入阶层的财富在两年内暴涨,但一般民众却面对就业和收入的焦虑。因此,政府这支有形的手介入解决问题,就变得非常必要。本次预算案不但注重把经济蛋糕分配好,也不忘为长期把蛋糕做大培植能力。

消费税上调以及抵消其冲击的相应援助配套,符合“可持久”及“更公平”的精神。相比其他税种,消费税税基最广,所有居民都承担了纳税义务。而针对性极强的援助配套,则确保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障。这既突出了个人的责任,也实现了集体互助的效果。考虑到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影响,消费税的调高分两步走,2023年先上调一个百分点,2024年再上调一个百分点。但是,援助配套却先于消费税上调前实施。

黄循财也指出,新加坡未来的开支将持续增加,除了人口老龄化必然提高的公共医疗需求,还包括为促进新加坡国际竞争力等其他长期挑战的各种支出。因此,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着眼的是影响更为持久的税制改革,而非一时一地的需要。新加坡正为迈向后疫情时代做准备,今年预算案的眼光无疑放得更远。

这又凸显了国家维持良好财政状况及充足储备的重要性。两年抗疫, 政府罕见地连续出台五个预算案,总额近千亿元,若没有充足的储备是办不到的。因此,建立一个更公平和更有韧性,更能持久的税制,对我国形塑一个更包容的社会,以及未来的持续发展殊为必要。

在“财富税”方面,调整主要分三块,分别是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和豪华汽车税。这尤其体现了今年预算案所强调的公平原则。“财富税”的标的群体,并不局限于富豪,而是占人口1%的超高收入群体。由于财富内容复杂,富人避税的手段众多,从这三方面入手,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财政部长黄循财强调,有能力者承担更多的税负,帮助有需要的群体,有助于强化新加坡的社会契约。

政府早在2018年就宣布,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间,将消费税从7%调高至9%。在2020年宣布的定心与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 for GST)外,另增加了6亿4000万元。这个新增配套将惠及全体新加坡人,而不单是低收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