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

2020年4月开始实行口罩令时,不少人觉得很不习惯,因此也产生抗拒的心理。然而,经过两年多与口罩为伍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多数人已习惯了出门戴口罩,觉得这么做更有安全感,不戴反而觉得有些别扭。

但由于疫情未来走向仍然充满未知数,继续要求人们在医疗保健设施和乘坐公共交通时必须戴口罩是明智之举。同样的,规定餐饮业处理食物的人和巴刹小贩等必须戴口罩,也是符合卫生的做法,应获得民众支持。不少德士司机也希望业者能继续实行口罩令,确保司机和搭客的安全。

我国看来已渡过新一波奥密克戎疫情的高峰,虽然新病毒变种有更强的感染性,但没有造成更高的死亡率,除了疫苗高接种率发挥了功效,相信公众坚持出门戴口罩也是一个因素。这也给政府一定的信心,认为民众有高度的自觉和警惕性,因此可以趁疫情放缓而进一步放松口罩令。这无疑是一大解放,也是我们学习与冠病共存的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现在,随着疫情放缓,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正如联合领导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颜金勇部长所言,展望未来,即使没有了冠病,当我们感觉身体不适,测试呈阴,要出门、上班或与人接触时还是请戴上口罩,这是基本的卫生做法。我们相信,冠病疫情和抗疫措施已形成了某些新的社会行为规范,人们在身体有恙时,即使只是伤风、咳嗽、感冒,就会自动戴上口罩,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应是这种新的规范之一。因此,口罩令虽已放松,我们还不能和口罩彻底告别,反之,还应继续把口罩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冠病的出现,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但各国各地的反应却很不一致。就以戴口罩这件事来说,在欧美等地,民众对政府的口罩令不仅意见分歧,很多人更大力反对,硬是不遵从,认为这违反了人权和个人自由。防疫课题也被政治化,导致了防疫措施的混乱和高死亡率。这和新加坡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对照。

新加坡应对疫情的做法是尊重科学,政府决策依据的主要是专家团根据临床实验数据所得的判断,因此也能更好地赢得民众的信任和理性配合。全民戴口罩和接种疫苗,都是这种信任的明证。

今天,人们不但不再排斥口罩,而且也更加了解它的重要性。在冠病疫苗还没问世之前,正是靠了严格落实口罩令和隔离措施,大大降低了社区感染率。正如卫生部指出的,戴口罩现在仍是将疾病传染风险降至最低的有效方式。医疗专家指出,正确戴口罩,能至少把感染冠病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减低一半。

继年初室外可以摘口罩之后,政府前天宣布,从8月29日起,也取消在室内戴口罩的规定,只有在医疗保健设施和乘坐公共交通时才必须戴上口罩。不过,当局建议年长者和免疫力较弱的人在室内继续戴口罩。

过去两年多来,口罩在防疫上固然功不可没,但也让我们付出了一定的社会代价。毕竟戴口罩和没戴口罩的交流是有差别的。在学校里,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因为师生都无法完整地看到彼此的表情,自然形成一种隔阂。因此,教育部这次也决定学校在上课时师生可以摘下口罩。

上星期天,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将进一步放宽口罩令后,有市场调查机构隔天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有61%的人支持这一决定,但仍有28%的人较为谨慎,认为时机过早。这足以说明口罩已起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移风易俗的作用。它不只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大大提升了个人卫生意识。从公共卫生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