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审视,继续吸引关键产业的核心企业投资新加坡,仍然是重要的手段。政府虽然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向海外发展,碍于经济体量的限制,外资在制造就业机会和创造经济价值,特别是产业升级方面,仍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逆全球化的大环境意味着新加坡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之余,也必须确保第二产业的实力依然强大。然而,面对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难题,如何同时吸引足够的人才和新移民,保障劳动力市场能支撑源源不断的外资,国人须有所体认。
这意味着各国政府必须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之外,在更多领域采取安全思考。2019年冠病疫情暴发后,世界一度面临医疗用品短缺的困境,甚至不惜扣押过境的物流应急,严重打击国际贸易秩序。同样的,在疫苗研发出来后,众多国家也竞相抢购,引发了国际医疗卫生公平性的争议。吸取了这方面的深刻教训,新加坡在事后开始鼓励医药科技企业投资设厂,在本地研制疫苗,除了经济策略上的考虑,应该不乏国家安全方面的思考。
格芯晶圆厂扩大投资的例子表明,逆全球化的大势提高了新加坡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难度,可是我们仍然有能力迎难而上,继续获得国际资本的青睐和信赖。关键或许在于新加坡上下一心,对周遭环境高度警觉,维持灵活身段,随时做出艰难却必要的调整,如此才能免于被残酷的全球经济竞争所淘汰。这或也是黄循财所谓的新加坡特有的优势。
国际半导体制造商格芯在新加坡扩建规模40亿美元(约54亿新元)的晶圆厂,不但为新加坡创造1000份大部分由本地人受聘的工作岗位,更强化新加坡在半导体产业链的位置。在9月12日为晶圆厂主持开幕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说,本地一些特有的优势,持续让新加坡半导体行业保持生机勃勃且具备竞争力。在国际形势变化风云莫测的时代,新加坡有必要审时度势,确保国际竞争力与时俱进。
在晶片成为关键战略资源,能左右国家发展以及社会民生福祉之际,适度强化新加坡生产晶片的能力,自然就显得更为必要。新加坡小国寡民的先天不足,使得我们无法在高端晶片领域同他国竞争,但类似格芯新厂所生产的28纳米晶片,会广泛应用在消费和工业产品,创造宝贵的产业价值。这就让新加坡在全球晶片产业链不至于完全缺席,而且在面对紧急状况时,拥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作为外向型经济体,保持国际竞争力是新加坡生存发展的恒常秘方。这一建国以来所确立的策略,在当下的国际大环境中更加凸显其重要性。新加坡能继续吸引国际企业投资,反映的正是综合国际竞争实力,如何保持这一宝贵优势,必然是长期挑战。因此,国人必须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时刻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同时对任何可能危及社会和谐的因素保持警惕,才能让新加坡于诡谲多变的时局里立于不败之地。
诚如黄循财所指出,日渐数码化的世界意味着半导体成为新的关键战略资源。改变中的国际地缘政治,导致主要大国争相控制晶片的生产与技术。因此,在这个产业站稳一席之地,对新加坡的未来至关重要。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全球化时代的效益为上,正日益被国家安全考量所取代。贸易被当做外交博弈的手段之一,正迫使越来越多国家重新布局工业生产,离岸外包被友岸外包取代,甚至以津贴大力布局境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