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的剧增和网络、社交媒体同手机的普及息息相关,这些现代科技为骗徒提供了便利的诈骗工具,因此网络诈骗已成为当今诈骗的主流。值得关注的是,骗案层出不穷,骗徒无孔不入,骗风炽盛,长此以往所可能带来的不良社会效应。如本报社论过去已指出的,最大的不良效应是人际信任度可能因此大大削弱。比如本来已对数码化有排斥心理的众多年长人士,如今听到网络骗案频频,更视数码化为畏途。这种害怕被骗的心理,会是数码化进程的一大障碍,也可能会增加一些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和疏离感。

根据警方9月13日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诈骗和网络犯罪数据,当局今年1月至6月共接获2万4525起诈骗和网络罪案通报,其中诈骗案比去年同期的1万3576起,增加64.5%,达2万2339起,占91.1%。

这些诈骗案涉及的总金额达3亿3450万元,比前年的3亿4210万元减少2.2%。总金额的减少,或许与不法之徒改变诈骗方式,降低骗取款项以便更容易得到受害者信任有关,其次是因警方加强了执法,及时拦截和迅速追回款项有关。

其次,社会的各个层面也都须设法加强防骗,这包括增强防骗宣导力度,加强执法单位和银行与其他商业机构的密切合作,利用科技建立更有效的防护网和及时拦截机制,保护客户钱财。警方反诈骗指挥处自今年3月起与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和华侨银行合作,就取得很好的成效。其三,检讨对骗徒的刑罚,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只有足够严峻的刑罚才能产生吓阻作用。其四,鉴于网络诈骗有明显的跨国性,加强跨国界合作打击和扫荡诈骗团伙,也应是一项持久的努力。

警方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受骗年轻成人中,有33.9%是掉入求职陷阱。原因之一相信和三年冠病疫情导致就业市场的动荡有关,如各大网络平台相继裁员。年轻成人群体中因此有更多人因求职心切,或者想多赚点外快而掉入骗徒的圈套,。这些精心设计、具有诱惑性的陷阱,往往声称可兼职或在家工作,工作性质简单,待遇优渥等。至于网购骗局,更是五花八门,但通常就是利用一般人贪小便宜的心理。由于喜欢网购者也以年轻群体居多,因此受骗者的比率也较高。

骗案持续增加,骗徒伎俩不断翻新,执法层面固然必须不断加强,但执法的法律依据更须更新。网络平台如今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骗徒利用网络行骗只是举手之劳,比方他们能轻易地在网络社媒平台上大撒网,刊登廉价广告作为诱饵,让不少人上钩。但网络公司接收广告似乎并没有很严格的筛选机制,甚至来者不拒,只要有钱就行。因此,首先必须弥补这一平台管制的短板。比如可以立法规定,如果证明虚假广告导致用户受骗,则平台必须负起部分咎责,包括赔偿部分损失。

一个持续的趋势是诈骗案中的受害者,仍然以年轻成人居多。年龄介于20岁至39岁的受骗者占总数50.8%。去年全年的数据也显示,同一年轻群体的受骗人数占53%。这颠覆了一般人先入为主的印象,以为受骗者多为年长者。

尽管警方不断加强打击诈骗力度,银行和其他商业机构不断加强防骗机制,诈骗案却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更大关注,并多管齐下,合力应对。

相比之下,年长者受骗的比率反而更小。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年长者都不上网。通讯及新闻部2022年的调查显示,70岁及以上年长者当中,有六成不懂得用手机的免接触支付功能。同一个调查也发现,具备基础或更高数码能力的70岁及以上年长者,只有17%。60岁至69岁的数码能力相对较高,达到44%。然而,与一般民众相比,年长一辈的数码能力还是相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