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年满16岁便可在银行开设户头,有的银行把开户年龄设在15岁。一些家长为了方便孩子而与他们一同开设联名户头,家长有责任监督这些户头的资金流动。从各方面增强教育,让懵懂青少年了解成为钱骡的潜在后果,包括留下不光彩的档案记录。钱骡前仆后继,也必然增加国家的执法成本。总之,个人、社会、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多管齐下,通过教育、预防、侦查和执法来消除钱骡问题,让骗徒无法把钱转走,或让骗钱的过程更加困难,或许有助减少骗案的增长。

加重刑罚有助抑制钱骡不断增加,却无法杜绝钱骡活动,因为一些人可能是在无意间成为犯罪伙伴。中国公安部星期一宣布,拟对涉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者,实施三年内不得开设新的支付户头和数码钱包,并关闭名下电话卡等惩戒措施,这或许比罚款坐牢更有效,新加坡可以作为参考。钱骡问题变得越来越猖獗,是因为冠病疫情暴发,快速推动数码支付的发展。银行开户越来越容易,特别是数码银行和数码支付平台。银行之间共享数据,它们在关注业务增长的同时,应该留意客户是否有异常的开户活动,并侦查与追踪不寻常的资金移动。针对有前科者,银行可在一段时间内监督并限制他们的户头交易。

社交媒体平台是杜绝诈骗活动的一道重要防线。在社媒平台投放广告廉价且简单,青少年长时间接触社媒平台,Instagram、Telegram成为犯罪分子招募钱骡的狩猎场,不少人是在这些平台看到能赚快钱的广告后成为钱骡。舆论一直呼吁社媒平台公司屏蔽各种含钓鱼诈骗、恶意软件诈骗的假广告,它们绝对有责任采取更多措施识别和阻止招募钱骡的广告。

被骗子看中的通常是入世未深、想轻松赚取外快的青少年或年轻人。犯罪分子在招募时通常会许诺轻松赚钱的机会,只要交出银行户头就可得到一笔佣金。这类赚快钱的方式往往容易诱使青少年上钩,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在做违法的事,但不排除有的明知故犯,抱着“法律对未成年者无可奈何”的侥幸心态踩线。越来越多青少年成为钱骡是一个全球面对的问题。在英国,年龄介于14岁到18岁的青少年滥用银行户头的情况,在过去两年增加73%,根据桑坦德银行的数据,有21%的钱骡户头由19岁以下者拥有。

诈骗案日益猖獗,钱骡是一大推手,他们让骗子得以转移赃款。根据警方过去几个月的文告,本地每月有10多人因涉嫌在骗案中扮演钱骡的角色被控上法庭。上一次在10月31日,被提控的九人当中有五人是年龄介于16岁至19岁的青少年。他们有的将自己登录网络银行户头的资料交给陌生人以换取现金,结果这些户头被用来将诈骗犯罪所得洗白。也有人为了开设所谓的投资户头而交出Singpass登录详情,让不法之徒利用Singpass资料,以他们的名义开设了多个供转移资金用的银行户头。

网页版WhatsApp诈骗案是本地比较新的钓鱼诈骗伎俩,诈骗团伙通过设立假的网页版WhatsApp登录页面,远程侵入用户的户头,再冒名联系用户的亲友向他们借钱,并称银行户头受到限制,要求把钱转到另一个户头。诈骗伎俩五花八门,我们无法知道下一个会以什么形式出现,但无论哪种形式,诈骗集团必须拥有能接收骗款的银行户头,而为掩人耳目并拖慢追踪,资金可能要转过几手,因此须要钱骡的帮助。

刚过去的长周末,警方公布了两组数据:涉及网页版WhatsApp的诈骗案在不到两周内已有237人上当,损失金额超过60万元;553人在警方于10月20日至11月9日的两周执法行动中,涉嫌欺诈或充当钱骡被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