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安全戒备期在2023年5月结束,但当局继续保留一些措施,包括要求发生严重意外和收到停工令的公司聘请外部审核人员、出现严重或致命事故的公司首席执行员或董事,必须出席半天的高管培训课程,以及保留跨机构工作场所安全小组。

除了科技的应用,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不少工伤意外事件,源自疏忽或没有遵守安全作业准则。提高安全意识以及珍惜生命的价值,必须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人命关天,企业高管以及工人都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免发生事故后终身遗憾。

在2022年,有46人因工伤事故死亡,比2021年的37人多。人力部当年9月推行“高度安全戒备期”,要求所有高危行业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并采取严厉措施,对付有安全疏失的公司与高层管理人员。它也成立了跨机构工作场所安全小组,加强职场安全和卫生水平。

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如安装电眼或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显然会提高营运成本。因此,一些小企业或小承包商可能因资金缺乏,而对安全措施阳奉阴违。由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领导的跨部门委员会,在探讨简化监管及提升亲商环境之际,或许也可多了解小企业在加强安全措施时的痛点。

我国在2008年把工伤致命率的目标订在1.8,并在2017年把目标降至1以下。人力部应再接再厉,朝向零工伤致命率的目标努力。正如扎吉哈所说:“每一条生命都是无价的,对死亡事故零容忍必须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自2006年《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法令》生效以来,我国的工伤致命率明显下降。当年,每10万名员工中,有3.1人因工伤意外死亡。到2019年(即冠病疫情暴发前夕),工伤致命率下跌至1.1。不过,在后疫情时代,承包商赶工处理疫情期间积压的工作,导致工伤致命事件接二连三发生。

从6月1日开始,违反工地安全规定导致伤亡事故的最高罚款,将从目前的2万元提高至5万元,以加强对企业的问责,尤其是有责任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公司高管。同时,由于建筑业是各行各业中发生严重伤亡事故最多的行业,人力部规定合同金额达500万元的建筑工程,必须安装电眼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工人作业的安全。

高度安全戒备期取得良好的成绩。人力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工伤致命率下跌至0.99,提前完成政府在2017年订下的目标。当时,时任总理李显龙宣布,政府要在10年内,也就是2028年之前,把工伤致命率从1.8降至1以下,以与一些先进国家看齐。

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指出,虽然我国的工伤致命率在去年降至最低点,但政府仍然推行更严厉的管控措施,以确保工地安全所取得的成绩得以持续。

我国在许多领域的全球排名,数一数二。零工伤致命率的目标乍听起来似乎过于浮夸,但是通过科技的使用与安全意识的内化,以及对相关高管个人的严厉问责,新加坡有条件跻身全球最安全的工作场所之行列。这也是一个值得举国上下迈进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进展以及严格的安全管控措施,零工伤致命率的目标并非空中楼阁。建屋局自2017年已要求新组屋项目承包商在工地安装电眼,并在去年进一步规定承包商采纳人工智能技术侦察安全风险。根据测试的结果,准确率达75%。人工智能的发展突飞猛进,相信它在工地安全及监控方面,可发挥更大的功能。

以三年平均数计算,新加坡的工伤致命率1.1,是工作场所安全表现最好的亚洲国家。全球仅有四个国家的三年平均工伤致命率低于1。它们分别是荷兰、英国、瑞典及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