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民以食为天”,美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能与衣、住、行相提并论,甚至所承载的文化精神还凌驾于这一切之上。我有幸参加学校莱佛士书院今年的双文化课程,到四川成都第七中学进行交流活动,也体会到享有“美食之都”之誉的成都,在味蕾上的刺激,已晋升为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以及探索本土文化风情的渠道。

四川平原的地理位置刚好被各大山脉所包围,就如碗底的平面一般,而属于亚洲的热带季风使空气常年潮湿,导致四川人体内很容易产生湿气。既然“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四川人民对辣椒去除湿气的需求应运而生。

家喻户晓的四川火锅,不但食材鲜美,调料别具一格,搭配起来完美无双,也具有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火锅之味,是直透心的温暖;火锅之风格,是热情好客的风尚;火锅之辣,是成都人性格里的满满热情。火锅之布局,是身在成都的团聚,更是结交新朋友的良好平台。成都美食作为一条纽带,不但连接了人们的味蕾,更凝聚了每个人的心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精神上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油然而生,令人回念。

我早已听说舌尖上的成都向来以“辣”字为饮食的主旋律,但仍然被它的普遍性所惊到;无论是在古色古香的小巷,还是现代大型商场的各个角落,带有辛辣味的美食真是无处不在,从简单的汤底到五花八门的素菜荤菜,可以说是无辣不欢。

但即便是辣,也掩盖不住美食本身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和特色。围绕在舌尖上的味道,同样是读懂成都历史的窍门。被誉为成都著名美食之一的夫妻肺片,源于清朝末年的趣味故事。当时,成都有一对摆小摊的夫妇,因制作的凉拌肺片精细讲究,颜色金红发亮,风味独特,加之他们的配合默契,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而得名。采用的原材料也来源于人们所丢弃的牛内脏,所以被称为“废片”而后来改名“肺片”。这也为买不起肉食但想吃荤腥的贫民,提供了一个满足口腹之欲的廉价选择,反映当时成都人在饮食上的创意思维和勇于开拓、回馈社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