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鲜活的实践经验;二、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三、引导学生和真实的世界连接;四、重视学生的情感、同理心和人际关系;五、给学生创造将知识和技能在新情景中运用与创新的机会。
这不禁让我想到“行知教育”思想,两者可谓殊途同归。“行知教育”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即知道了就要去做,做了就会更深入地了解;认知和行为是分不开的,是相辅相成的。
到了现代,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实践主义教育学,强调学习应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性学习;主张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作为杜威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继承和发展了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我有幸在去年参加了一次南京行知学校亲子游学活动,除了参观校园,也参加书法、陶艺、篆刻等文化活动。在课间休息时和学校的孩子一起玩耍。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书本知识,每班都有一块小菜园,由班级负责种植收割,还有茶园、果园、荷花园等场所供孩子学习和实践。整个学校的氛围活泼有序,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虽是平民学校,但孩子跟我们这些外来客人玩耍互动时,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毫不拘束。行知教育思想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看完纳塔纳加拉的演讲,我们不难发现他所提出的未来教育的五个重点,其实就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短板;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作为人,而不是机器的综合素质。这就包括:创造力、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与情商等。
在人工智能时代,不管技术如何发展,行知教育思想的本质和目标,在不同时代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生命力。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借助技术的力量,更好地实践行知教育思想,是值得深思的。
去年7月,TED发布了教育咨询家马克·纳塔纳加拉(Marc Natanagara)题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未来教育》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真正威胁并不是机器学习,也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我们要如何重新定义和看待人类的学习和智慧,并指出教育者应在五个方面引导学生:
自从ChatGPT去年面世以来,人工智能(AI)给教育行业带来的震撼前所未见。各行各业的人都非常关注,提出见仁见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