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国的壁画多姿多彩,只要有一面墙,画家们就可以挥洒自如,在墙面上发挥才华。

最近,一幅反映红头巾的壁画引起争议,因画中的人物在歇息中,竟抽着一支洋烟。有人认为艺术家没有义务在作品中复制历史,也不须准确地描绘事件。但对新加坡人来说,红头巾给人的印象是勤奋、刻苦耐劳的。挑着沉重的砖头石块,挑着沙土的畚箕,吃着简单乏味的饭菜,省下的钱就寄回给家乡的亲人。也许有人抽烟卷,那也是非常少数的,不足以代表广大的红头巾,也不能抹杀她们在我国建筑上所做的贡献。所以,应该忠于事实,红头巾的壁画应该是正面的,让人们从中得到启迪。

还有关于海洋世界、宗教习俗、戏曲人物、甘榜生活、童话故事等内容的壁画,可说是百花齐放,各具风采。

今日,在受保留的建筑物上绘制壁画,业主必须先征得有关当局的审核批准,这是明智的做法。在审核过程中,除了尊重艺术家的心血创作之外,也应让壁画的内容更真实,更接近生活,且具有人生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那么多样的壁画中,得坚守社会规则。有些人匆匆从壁画前走过,不曾驻足而观。但当停下脚步观看时,除了觉得画得很像、颜色鲜艳之外,是否能增进对某个地方历史文化习俗的认识?知道早期我国人民的奋斗点滴?或得到启发、或感到愉悦?或有着纯美感的视觉享受?这其实就是一幅壁画所应宣扬、负起的社会责任。

壁画的内容应是生活的缩影,当然不须“画”以载道,但却负有社会责任,也和社区的历史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牛车水,我们可以看到反映早年生活的壁画,如在五脚基谋生的写信佬、理发匠、替人修整面容梳发髻的老妇人、嬉戏的儿童、平民百姓的家常活动等。画家把他们的神采面貌画得栩栩如生,让过往的行人、游客对当年人们的生活场景有所认识。

再说假设画的是一幅有关码头苦力的壁画,也应该是反映他们在新加坡河口背负沉甸甸的米包等货品,从驳船上走过摇晃的木板送到岸上,而不单是在煤油灯下听讲古吧?

再如天福宫后墙的壁画,展现了这座古老庙宇的历史。哈芝街、苏丹回教堂、阿拉伯街一带有着色彩斑斓,甚至非常前卫抽象的壁画,带来视觉的冲击感,让国内外艺术家在街头展现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