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新加坡社科大学中文系学生)

和谐的家庭生活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快乐的源泉。即使没有同住,也应该与亲友保持联系,多关心多见面,维系感情。

今年7月,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发布的家庭趋势报告显示,大多数国人重视家庭关系稳固,并能与家人亲戚保持良好关系。报告指出,65岁及以上的年长者中,82%会在看护和日常事务上寻求家人帮助;而64岁以下的人群中,93%认为照顾父母是他们的责任。这表明,我们的社会仍然重视孝道。

有些人走着走着,便走上独居的道路。如何确保这些长者在日常生活、健康、社交和紧急情况下的需求得到满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地有许多乐龄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各种免费服务和活动。乐龄人士应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结识朋友,了解周围环境,并告知中心工作人员他们的独居情况,以便在需要时获得帮助。

扩大社交圈也有助于降低患失智症的风险。报告显示,每10名60岁以上的国人中,就有一人可能出现失智症症状。希望我们的年长者,尤其是独居的,能够与家人和邻居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保持身心活跃,安享晚年。

我曾和飞跃活跃乐龄中心的员工,一起探访租赁组屋的独居年长者。一名70多岁的阿姨因行动不便,得到邻居的热心帮助,例如帮忙采购食物、打包外卖,甚至在周末推着她去咖啡店用餐。这显示新加坡人愿意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年长者。

在我的社区,一名乐龄活动中心的志愿者经常带领年长者散步;社区和乐龄中心会在农历新年期间举办“捞鱼生”活动,让独居长者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对独居长者来说,远亲不如近邻。他们须要与邻居建立良好关系,例如日常问候、节日送礼、出门告知等。遇到困难时,向邻居寻求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本地目前有超过7万8100多名独居者。他们独居的原因各不相同,包括单身、离婚、分居、丧偶和子女离巢等。假设平均有82%的独居者愿意向家人求助,仍约有1万5000名独居长者可能缺乏依靠。他们须要思考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获得及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