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认为,虽然中国政府在遏制产能过剩,但事实上,中国的产业政策却导致了相反的局面,许多产业产能过剩。中央政府在抑制一些产业的产能过剩,但地方政府却寻求维持或发展应该被抑制的产业。如果中国政府鼓励特定的产业,使用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往往导致了过度投资。政府政策使投入品价格过低,以刺激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中国政府减少产能过剩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可见,欧盟不认同中国的做法。更有甚者,欧盟在评估中国的一系列涉外政策方面与美国的看法完全一致,拷贝不走样,到底是谁拷贝了谁已无关紧要。关键是他们同属一样的文化,共享一样的价值观,都按照亚当斯密延续下来的主流经济学视角看问题,都践行市场经济。由此,按照他们共同模板得出的结论当然是一致的。因为中国也实施了最惠国待遇,无差别地对待欧美。
正因为欧洲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拥护者”,所以,欧洲并不认同特朗普一意孤行的单边主义手段,把世贸组织边缘化。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摩擦有失控的风险,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3月22日,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表示:“我们理解国际上大家对钢铁产能过剩的担忧,英国也有同样的担忧。但我不认为世界超级大国对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的回应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征收关税。”可见,英国不赞成美国的做法,欧盟也批评特朗普的做法。
这个问题上欧盟的报告认为,中国政府特别注重吸引外国投资,将所需的技术引进中国,并鼓励外资转让这些技术,或培养这些技术的相关能力。这导致了以书面形式的措施强制要求技术转让,更常见的是,通过制定激励措施,以及通过投资审批程序予以实施,但以不成文的形式预设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
正因为欧洲是“欧洲是贸易自由化的践行者”,所以,欧洲对中国的产能过剩所持立场与美国一致,都认为中国不当的产业政策,扭曲了市场,干扰了自由贸易。2017年12月,欧盟公布首份《市场扭曲报告》,直称中国市场严重扭曲,“受到政府大量干预影响”。欧盟的报告比美国政府的指责更系统更完整。
虽然欧盟没有支持特朗普对中国打贸易战,也不敢对中国挑起贸易战,但欧盟不会站在中国一边共同抵制美国。此时,是不是想到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西方敌对势力惧怕中国崛起,它们处心积虑要遏制中国,“中国应以战争换和平”(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的建议)。如果按这样的思维逻辑,中国最好退出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
在美国看来,中国的钢铝产能过剩是全球产能过剩的主要来源,欧盟采用廉价的中国钢铝原材料加工产品出口美国,也应该享受最惠国待遇一起受罚,体现了非歧视原则。但是,只要欧盟与美国合作,美国可以豁免欧盟被加征关税。
欧盟的报告立即得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回应,她表示,欧盟对中国经济发展说三道四,却绝口不提自己违反世贸规则的行为。华春莹的批评与刘晓明的赞美连接起来就是不和谐的音调。
在中国看来,欧盟也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同为受害者,理应联手抵制美国。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金融时报》撰文,呼吁“欧洲和中国应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他在该文中称赞“英国和欧洲一直是贸易自由化的践行者,也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拥护者。”的这一番言论恰恰描述了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欧盟不能选边站的尴尬。
4月6日,中国驻欧盟大使张明在《政治家》欧洲版上发表题为《中欧应共同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多边贸易秩序》的署名文章,呼吁中欧联袂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维护国际多边贸易秩序。欧盟将对此作何反应,有待观察。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起咄咄逼人的贸易摩擦,欧盟成了中美双方建立“统一战线”的香饽饽。1月份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此举打痛了欧盟,但特朗普的目标是中国,借此迫使欧盟与美国合作一起向中国施压。
3月23日,特朗普依据对华“301调查”报告对中国发难,指责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其中包括强制性地要求美国企业向中国转移技术。美国企业匿名向特朗普诉苦,抱怨中国强迫它们转移技术,但不敢公开企业的名字,害怕打击报复,害怕失去中国的市场。
(作者是上海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