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还同意将每年向湄公河委员会共享的水文数据,从四个月延长到五个月(从6月1日到10月31日),并增加了数据发送的频率,每天两次。截至目前,中国已与湄公河委员会连续开展了23次合作对话,并从2003年起连续17年向湄公河委员会无偿提供澜沧江汛期水文数据,为下游地区的防汛、抗旱、减灾等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水文信息分享有助防洪抗旱

中国高度重视与包括湄公河各国在内所有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早在1996年,中国就加入了亚细安发起成立亚细安—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SEAN-Mekong Basi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简称AMBDC)。澜湄合作是在第17次中国—亚细安领导人会议上倡议提出的次区域合作机制,强调与亚细安共同体建设优先领域和中国-亚细安合作全面对接。

因此,从中国的角度而言,通过提供湄公河上游全年的水文信息这一公共产品,与下游国家共建信息共享平台,主动释放善意和诚意,还有助于避免和减弱个别地区外国家和机构通过水资源的“安全化”和“政治化”操作,将湄公河地区炒作成为所谓“第二个南中国海”的可能,有利于维护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甚至中国与亚细安之间的战略互信。

水文信息分享不容易

澜湄合作是首个由地区内六个国家共同建立的新型次区域合作,由于该合作制度明确将水资源作为优先合作领域,这也为全流域范围的水资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过去几年,六个国家通过合作成立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早期收获项目的设置、澜湄合作专项基金的项目申报等,进一步加强了全流域的水资源合作。

此举将为今后湄公河的全流域水资源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帮助中国与下游国家破解“湄公河水资源合作魔咒”,更好地合作应对近年来湄公河地区频繁发生的干旱等极端天气。

这些频繁发生的干旱,给下游各国数亿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应对旱情,部分湄公河国家提出,希望中国可以通过上游的大坝释放更多的水,对中国在水资源合作中的作用有了更多的期待。也有个别地区外国家和机构试图对湄公河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进行炒作,对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角色提出批评,甚至试图挑拨和破坏湄公河上下游国家之间的互信和团结。

8月24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与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的国家领导人,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各方对湄公河地区水资源合作进行了重点讨论,中国领导人在会议上提出,将向下游国家分享湄公河上游全年的水文信息、共建信息共享平台。

中国和湄公河国家政府之间的水资源合作,最早可以追溯至1996年。这一年中国与缅甸成为了湄公河委员会(MRC)的对话伙伴国。后者是由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四个国家发起成立,共同管理湄公河共享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府间组织。六个国家共同参与,表明湄公河地区的全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始具有了一定的雏形。

有观点认为,澜湄合作是“因水而生”。今天,湄公河沿岸仍有大约6000万人的生计,与这条河流所提供的水资源紧密相关,六个国家有效开展水资源合作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视。信息的不对称被认为是阻碍跨境水资源合作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湄公河的上游国家。在雨季,中国对湄公河下游水量的贡献率约为16%。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但在旱季,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冰雪融化所得的河水,据称贡献了湄公河超过24%的总水量。这对于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频繁发生季节性干旱和洪水的湄公河下游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如果考虑到对相邻国家的用水影响,中国的重要性还会进一步凸显。

“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共享的跨境河流。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境外段称为湄公河。以此为纽带,中国在2014年倡议成立了澜湄合作机制,并将水资源作为优先的合作领域。

随着中国与湄公河委员会的沟通与对话的不断增多,双方积累了开展更高水平水资源合作所需的互信,为更高水平的合作奠定了基础。2002年,中国与湄公河委员会签署了第一份水文数据共享协议。中国承诺在雨季期间,向湄公河委员会提供上游每天的河流流量和降雨量数据。2008年和2013年,中国与湄公河委员会续签了水文数据共享协议。

水文信息的共享则是克服信息的不对称的主要方法,是流域不同位置的国家间建立信任,开展合作的关键。但水文信息的分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流域国家之间关于水文信息的数据交换,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通常被理解为主权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其中,上游国家可以独立对水资源进行利用,因此被普遍认为缺乏动力,参与全流域视角下的水资源合作。

及时可靠的水文信息对于湄公河防洪、抗旱的有效科学决策至关重要。这些数据有助于中国与湄公河委员会、下游国家国内自然资源部等水资源管理部门之间,通过统一调度、互帮互谅,形成更加紧密和高效的水资源合作,尤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旱季湄公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更加务实的方面看,全年水文信息的共享,将可以帮助湄公河委员会改善洪水和干旱期间对河流流量的预报和管理,挽救生命、减少对财产和农作物的破坏。

(作者翟崑是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邓涵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与此同时,最近几年湄公河地区水资源合作的外部环境,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湄公河地区极端天气正在不断增多,季节性的干旱造成的破坏越来越明显,严重威胁了流域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计。2016年,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2019年,湄公河水位更是因为干旱,下降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方面克服自身困难,启动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水量应急调度,释放更多的大坝水流量,帮助下游国家抵御干旱。另一方面,中国也试图澄清外界对自身角色的误解,尤其希望维护与湄公河国家之间来之不易的团结与互信。此次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李克强郑重承诺,中国将向下游国家分享湄公河上游全年的水文信息。这意味着在已有雨季提供水文信息的基础上,中国还将向湄公河国家提供旱季的水文数据。

基于全年水文信息的共享,共建信息共享平台,不仅有助于对湄公河的水资源进行更加科学、规范的联合研究,寻找到提升水资源合作效率的新路径和新方式,还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流域水资源合作中,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误解,破解湄公河上下游国家之间水资源合作的“魔咒”,也就是:每逢湄公河地区遭遇干旱,中国都要承受外界的指责和批评,上下游国家之间的互信和关系,都要面临一次压力和挑战。不应该忽视的是,这种“魔咒”和误解,还可能成为了个别地区外国家和机构介入湄公河地区事务,破坏湄公河国家直接团结与互信的有利工具。

角色越重要,肩负的责任也就越大。中国很早就意识到自身在湄公河地区水资源合作中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尽管对于在何种程度和方式上回应下游国家的期待,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这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湄公河地区因极端天气不断增多,开展水资源合作的内在需求经历了相应的变化。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与湄公河下游国家在互动中,不断积累的相互信任水平。

在当前大国关系持续动荡,国际秩序演变呈现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加强湄公河地区水资源合作,巩固和维护中国与湄公河各国、中国与亚细安国家之间关系的战略稳定,显得更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