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旧政府的政策差异,给日中关系带来很大影响。特朗普政府对华批判虽然很尖锐,但主要是美国单方的批评,而且其中包含了不少美国自身的问题。特朗普紧抓不放的关税问题就是其一。拜登政府则推出重视同盟国的政策,明确地将与世界秩序、价值观、经济供应链密切相关的议题摆在中国眼前。
美国同盟国在对华政策方面加强对拜登政权的承诺,中国方面当然也很忧虑。4月5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利用与日本外长茂木敏充举行电话会谈的机会,对日本进行牵制。在电话会谈中,确认了菅义伟和习近平在去年的通话中所达成的共识。另外,中国方面要求日本作为独立国家,不要与美国保持一个步调。在4月的这个阶段,王毅展开的批评依然以美国为主,日本为辅。
在美国总统大选后,习近平政权呼吁拜登政府重新构筑新型大国关系。但是,在拜登政府正式成立后,朝此发展的机会逐渐减少。也有报道称,在美中安克雷奇会谈上,中国有要求重新构筑新型大国关系,但至少会谈之后,中国已不再重提这一说法。
自2010年以来,日中关系一直处于改善的趋势。2018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破例的电话会谈,推进了双边关系的改善。接着中国总理李克强访日,安倍访华,双边关系改善到了习近平准备在2020年4月访日的地步。但是,由于冠病疫情蔓延,习近平访日延期。之后,安倍下台,菅义伟就任首相,与习近平举行电话会谈,维持了改善基调。
2021年3月的日美、美韩2+2会议,都反映了美国重视同盟国的态度。因此,美国方面提出了极为全面的论点,要求日美共同对华采取一致的严厉态度。这也成了美中安克雷奇会谈的背景基调。
就日中关系而言,受此次日美首脑会谈影响,是否该修改对日中关系有“改善基调”的认识呢?另一方面,在博鳌论坛上,习近平在演讲中并未指名批评美国或日美。今后,中国是否要加强批美的语气,以及是否要叫停日中双边关系“改善”的基调,备受瞩目。
自那之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大对华的批评力度。2021年上台的拜登政府虽与特朗普政府有着不同的论点,但是对华态度依然严厉。
但在2021年4月菅义伟访美会见拜登,发表日美联合声明后,中国对日批评的语气骤然上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美日不代表国际社会,没有资格定义国际秩序,没有资格将自身标准强加于人等。在这里,日美被一起处理,并没有区别对待。也就是说,以前批判的主要矛头直指美国,日本为辅;现在,日美一起成为主要攻击对象。
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