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坦言:“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一个威权政府可能会把它当作武器用于压制言论自由、打击对有争议话题的学术研究,或者打压那些揭示政府表现不佳的研究。”从最近中国大陆在制裁有争议性艺人或媒体时所做的下架行动,不难理解这类法律的敏感性的确是存在的。
牛津路透研究院委托火烈鸟咨询公司(Flamingo)对英国和美国年轻人进行深度调研后也发现,年轻人的资讯消费习惯喜好,和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存在脱节与差距。要如何帮助年轻人培养批判性思维,并用来辨别真相和谎言,区分事实和观点?看来推广媒体教育,已是势在必行,也是紧迫课题。
特朗普把不利于他的新闻统统冠以假新闻处理,却刻意制造出更多谋取利益的假新闻。看来拜登打瞌睡只是个小插曲,不受管治、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才是大问题。这问题在冠病疫情期间进一步被放大。
据说视频先从以色列前总理内坦亚胡的铁粉开始,再由国会议员阿特巴良(Galit Distal Atbaryan)鼓动,很快引起大西洋彼岸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支持者的亢奋,并造成社媒疯狂转推。
在享受自由媒体的同时,我们很难不被潜移默化,甚至随波逐流而变得主观甚至激进。立法固然可以取得规范作用,但如何做到平衡,恐怕还得靠自己的认知与判断。拜登打瞌睡的视频与魏国大臣庞葱对魏王说的“三人成虎”故事,似乎有雷同之处。
作者任职于一家电子商务平台
其中一名20岁殉职士兵的母亲更大骂拜登是失智垃圾。贝伯特嘲笑说:“醒醒,乔。你有一封辞职信要签名!”
在一个人民被种族仇视撕裂、党派斗争不绝、里外受敌的国家,拜登除了要处理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更承受撤军失败的罪名。诸多恶名的背后,与社交媒体的抹黑渲染脱离不了关系,总统形象扫地,被定形为认知和治国都有问题的老人,最终可能导致选民的遗弃。
香港新闻网8月30日以《拜登在重大会议中又打瞌睡了?》的标题作出报道,中港台知名社媒平台有关报道的点击率超过10万的有好几家,其中觉得这位美国有史以来最老总统不适合治国的不乏其人。
这个法律曾在大学法学院有过广泛讨论。有学者担心该法案可能被用于审查学术论文和大学教材。密歇根大学企业战略与国际商业中心荣誉教授林愿清对法令持批评态度,她表示由于新加坡在国际社会整体上享有良好声誉,因此她担心其他国家会试图效仿新加坡的立法。
8月27日,美囯总统拜登和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在白宫会晤商讨伊朗核相关问题。会议内容并没引起多大关注,随后流传的一段拜登在会谈中打瞌睡22秒的视频,却引爆全球超过500万传发与点评。
自五年前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总统这个职位在许多世人眼里已沦落成舞台小丑的代名词,白宫最高领导人互相取笑攻击、挖苦对方的手段,也日趋下流不堪。
针对网络假信息所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新加坡政府在2019年10月立法通过《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POFMA)。法令赋予政府更大的权力,指示那些在网上恶意散播假信息,或企图损坏我国公共利益的个人或网络平台,须更正或撤下对公共利益造成负面影响的假新闻。不遵守指示,可面对最高10年监禁或100万元罚款的法律制裁。
报告其实适用于当今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尤其是00后出生的“网络原住民”。他们花大量时间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并不断切换使用,传统媒体虽然绞尽脑汁为年轻人提供好内容,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色列《囯土报》更强调真相是拜登根本没有睡着,还清晰回应了贝内特的论点,并把两囯良好关系归功于前总统奥巴马。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对内容、形式和平台要求各异。他们透过不同社交媒体了解新闻,与朋友互动分享内容。这种被动浏览和主动推送,己让社媒平台成为年轻人了解新闻和散播新闻的主要渠道。这种趋势也导致报纸和电视新闻消费量下降。在疫情期间,虚假新闻和错误信息不但随处可见,也传播得更快更广,引发了“信息流行病”。
我以这段视频做个小实验,与五名年轻人分享。除了一名大四法律系学生认为这段视频造假外,其他年轻人几乎都认同高龄75的拜登开会时打盹并不出奇。实际上,以色列媒体确曾谴责发送拜登打瞌睡的媒体是在作“认知作战”,是全球仇家抹黑大串联,是特朗普和内坦亚胡的网军所制造的另一轮网络攻击行为。
嘲笑拜登是“瞌睡乔”的共和党众议员贝伯特(Lauren Boebert)与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更在推特发文要罢免拜登,指责他的无能导致13名美国大兵在8月31日阿富汗撤军期限前寃死沙场。
拜登上任以来,频频遭受敌对媒体的抹黑,不仅是美国政治的污招,让人关心的不是他是否有打瞌睡,而是假新闻透过社交媒体对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影响。
一篇由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博士生阿布哈迈德(Hadil Abuhmaid)发表的评论报告《2020年中东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对生长于假新闻年代的年轻人做了很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