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会馆奖旨在鼓励对华族文化及促进社会、国家和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宗乡会馆,而华族文化贡献奖旨在表彰对华族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化人和文化团体,“华族文化”是这两个奖项的核心。
作者是本地业余写作人
我认为,如果以“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作为一个奖项的主称,把“杰出会馆奖”纳入“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成为其中一个组别,易名为“会馆文化贡献奖”,适度颁发给超过一个的团体和个人,可能会把杰出会馆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今年9月下旬,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颁发2019-2020年杰出会馆奖,共有五家会馆获颁杰出会馆奖,获得优秀会馆奖与激励奖的会馆各有三家。
至于原有的华族文化贡献奖,可以继续颁发给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化团体和文化人,奖项组别可以称为“文化艺术贡献奖”。
但是,时至今日,在我们接二连三地塑造华族文化奖品牌、希望永葆华族文化长存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不忘与兄弟族一起携手迈进,朝促进国族融合、打造“一个新加坡族”的远大目标而努力?“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如果能够增设“跨族文化贡献奖”组别,将有助于显示新加坡华族的包容性,这也切合“杰出会馆奖”在创办奖项时的初衷,那就是促进社会与国家和谐。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在2016年创办的“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与杰出会馆奖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叠之处。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旨在表彰在不同领域,包括艺术、传统习俗、流行文化及设计,为新加坡华族文化之传承、推动、提升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不同机构针对在不同领域做出贡献的团体或者人士,给予充分的表扬与奖励,这种做法应该予以大力支持。不过,如果能够在现有奖项的基础上稍作规划,避免同类奖项的重复颁发,并且涵盖更多曾经做出相关贡献的人士和团体,可能颁奖的意义会更大。
2011年,为了鼓励宗乡团体在弘扬华族文化及促进社会、国家和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宗乡总会设立“杰出会馆奖”,希望通过这个奖项,鼓励宗乡团体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从某个角度看来,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又与国家艺术理事会常年颁发的“新加坡文化奖”,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前者是颁发给华族团体和个人,后者是颁发给不同族群中的艺术领域佼佼者。
除了“文化艺术贡献奖”“会馆文化贡献奖”和“小贩文化贡献奖”之外,“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更重要的是增设“跨族文化贡献奖”。在“跨族文化贡献奖”组别中,只要是曾对跨族群文化做出卓著贡献的文化团体或文化人、宗乡会馆或个人,以及小贩协会、商联会或小贩摊主,都有机会获奖。
奖励跨族文化贡献者,或许,这是构建多元文化的国家意识、打造新加坡族的步伐之一。这个步伐也许不是很大,但却是重要的一小步。
对于这些曾经以及立志继续为新加坡小贩文化做出贡献的小贩协会、商联会和小贩摊主,如果能够加以甄别,在“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的旗帜下获奖,将使这个奖项的涵盖面变得更为丰富。
张森林
1980年代和1990年代,新加坡官方和民间为了强化和固化新加坡传统华族文化,发起组织“新加坡华族文化月”,举办各种活动。例如1990年的华族文化月,联办单位共有23个,包括社会发展部、新加坡旅游促进局、《海峡时报》、新加坡宗乡总会、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人民协会、《联合早报》与《联合晚报》、新加坡艺术协会、国家剧场信托局、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等。在有识之士的带领与呼吁下,新加坡华族文化月后来发展成“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这是一趟从文化心件到文化硬件的华丽转身。
在我的认知中,新加坡有不少小贩协会和商联会的领导人,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在新加坡小贩文化的积累上不遗余力地推动;而在冠病疫情暴发的过去一年半里,他们对于支援小贩民生的活动的筹措与运作同样煞费苦心,贡献心力。一些小贩摊主也在宣扬本土美食文化上做出努力,例如参加由新加坡全国商联总会主办的“第一届新加坡小贩奖”的两个客家美食摊位的摊主,就曾为推广客家美食文化而做出研发与分享的贡献。
此外,“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作为奖项的主称,也可以考虑增设“小贩文化贡献奖”,以奖励在小贩文化领域做出推动和促进的贡献的团体和小贩摊主,包括协调小贩中心营运的小贩协会和商联会。在2020年12月申遗成功的新加坡小贩文化,是新加坡民间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也是新加坡为数甚少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