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来看,近年来,东南亚对于防止中美关系过度恶化、促进中美关系回稳发展的积极贡献,体现在至少三个方面。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人、台海关系和舆情研究工作者

但实际上,美国不可能为东南亚国家提供免费的安全,中国也不可能坐视某些国家既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又在安全上迎合美国而威胁中国。这种试图左右逢源的战略,就像在两虎相争之间抢食,十分危险。

尤其是,拜登在会谈中,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承认美国和中国都是“世界大国”、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等,多少回应了中方的立场。拜登在今后的实际施政中能否做到他所说的这些,还有待观察,但至少在目前来看,这意味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多少有向理性回调的现象。

首先,东南亚国家抵制了诱惑。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快速发展,战略重心转向亚太,把东南亚作为重要突破口,对地区国家许下了不少承诺,明里暗里地提供各种支持,试图煽动、诱导相关国家与中国对抗。

可见,东南亚国家明确宣示自己面对中美两强的态度,不愿意盲目追随美国的印太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中美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的作用。正是由于东南亚的清醒,美国的“南中国海牌”打不响,现在对中国只剩下“台湾牌”可打,而“台湾牌”对美国本身也是有巨大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能不回调对华政策。

再次,东南亚国家宣示了立场。比如,新加坡防长黄永宏近日在美国发表演说时就明确表示,“台湾问题是一条深红线”,美国应该避而远之,“各国都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对于近期频繁打“台湾牌”刺激中国的美国政客而言,应该是一句及时的诤言。由于东南亚国家明确宣示,不愿意沦为中美两强相争的牺牲品,美国也不得不自我表白,不寻求地区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如此,也能促使相关大国收敛霸权心态、顺从地区民意,为中美关系发挥一种润滑剂、缓冲区的作用。毕竟,要看到,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不只是对中美两国如此,对地区、对世界各国也是如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于11月16日举行视频会晤。由于当前中美关系面临诸多复杂严峻的挑战,这次会晤受到广泛关注。两国元首认为,这次会晤是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

美国之所以愿意表态不强求地区国家选边站队,一方面固然是目前徒劳无功,实属无奈,一方面也是因为它处于强势,仍然有许多的机会对地区国家持续渗透、打开缺口,诱导和迫使有关国家走上对抗中国的火线。比如,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就亲美而远中;杜特尔特卸任后,新当选的菲律宾领导人在中美之间如何取舍,就充满不确定性。

所以说,有关中美关系的稳定,东南亚政治家的明智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显然,稳定的中美关系,对于东南亚各国来说,才最有利于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利用大洋两岸的资源,加快自身发展。而东南亚发展得越好,就越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迄今为止,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尽管也有些舆论和学者分析认为,中美两国关系积重难返,特别是美国对华围堵压制的基本政策纲领和态势没有变,长期来看双边关系仍然不容乐观;但是,两国元首能够坐下来谈,这本身就是积极的事情。

比如,误区之一: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这是地区不少学者主张的观点,他们以为这样既能坐收美国带来的安全红利,又能坐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事实上,中美关系影响甚巨,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真正的置身其外,更不用奢望能够从中美的竞争里火中取栗。所以,地区国家不能消极观望,而必须主动塑造,实际上应该明确地选边,那就是坚持公平正义,明确反对在地区、特别是南中国海生乱生战,而要始终站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奉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一边。

其次,东南亚国家保持了团结。尽管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与中国的远近亲疏也不完全相同,但面对中美两强相争,地区国家总体上是团结的、协调的。比如,尽管面对美国的巨大压力,但各国仍积极推进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没有美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如期签署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这次习拜会是中美关系的一次冬日暖阳,显示中美关系出现一些稳定、回暖的迹象,东南亚地区国家并非只是单纯的旁观者,而是做出了十分重要和积极的贡献。

这最终只会产生在安全上引狼入室、被美国裹挟以威胁中国的恶果,地区经贸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也终将因中美安全态势的恶化而面临倾覆。显然,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既要经济也要安全,两者不可割裂。

东南亚国家的总体团结、协调,避免了被美国分而化之、挑拨利用,沦为美国围堵中国的棋子。事实上,团结、协调的亚细安,极大地增强了东南亚各国在中美两大强国之间的发言权、自主权和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在中美关系之间产生阻尼器(shock absorber)式的稳定作用。美国利用不了东南亚各国,就无法在地区生乱生战,就不能不反过来寻求和中国的和平共处之道。

比如,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尽管美国本身拒绝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却打着维护国际法的幌子,表示支持菲律宾、越南等国与中国争夺部分海洋和岛屿主权。美国还在军事、军售等方面,大力支持相关与中国有领海争议的地区国家。

但是,无论是菲律宾还是越南的领导人,都没有见猎心喜,被美国的花言巧语冲昏头脑,走上对抗中国的火线。特别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顶着巨大舆论压力,坚决维护中菲友好合作关系,甚至不惜宣称所谓南中国海仲裁案裁决应该扔进废纸篓。这种清醒,使得美国在中国周边引火生战的图谋,始终没有得逞。

再如,误区之二,不选边。前面说过,东南亚国家明确宣示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的战略图谋乏力,遏制了美国在中国周边生战生乱的冲动,缓冲了中美关系。但是,从长远来看,不选边也将是一种选边,而且是难以由地区国家自主的选边。

不过,必须看到的是,中美博弈是长期的过程,美国不会轻易放弃拉拢、分化、煽动、诱导和压迫东南亚国家对付中国的企图。所以,必须警惕东南亚国家在看待中美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