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起来有点绕口,但其实套用实际案例就不难理解了。例如一幅实体的画作,或是电脑上的JPG/JPEG图像压缩档案,都可以利用区块链科技,赋予NFT的元素,进而产生不同的商业应用。
区块链技术日新月异,俗话说币圈一日人间一年(或10年?)。比特币问世以来,短短10多年,已经吸收人类几百年金融史的精华,从单纯的交易功能,到更为复杂的股权/债权、衍生商品,以及传统金融界花了相当长时间才发展出来的机制,如量化交易、保证金交易、质押、开杠杆、做多与做空等操作,在区块链上,通通已被“实验”了一遍。
有了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参与其中,虽非必要,但确实有助于我们从移动式互联网,走向智能互联网的时代,并实现一个更广泛的利害关系人导向的资讯社会。
艺术与艺文创作绝对是其中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表达形式,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起承转合,也有机会唤起一定的舆论与讨论。我们且看区块链与新兴科技,能够在这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除了直接使用区块链技术,整合到可持续议题的专案之外,NFT本身不仅可以与慈善目的结合,也能换个方式,协助推动联合国的各种可持续发展目标,诸如关怀弱势、减少碳排放、促进公平与正义等。
刚闭幕不久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各国领袖齐聚英国格拉斯哥,讨论2050年净零碳排的重大议题。在会场周边,许多环保团体、非政府组织界的朋友,以各种形式表达对环境可持续的想法,同时希望能促使更多人作出承诺,对下一代负起责任。
然而,我们无须对新的技术太过苛刻,很多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事物,例如信用卡和电子邮件,在上世纪中刚提出雏形,小规模进行试点的时候,也被主流舆论讥笑为不可行且无用,但时至今日,当代社会大部分的人,几乎每天都要用到。
NFT与市场的结合,也进一步启发不少创作者、艺术展馆、博物馆等,开始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于虚拟的平台上展出,或拍卖他们的作品(这里与其说有元宇宙的意味,倒不如说是虚拟实境更为贴切一些),让艺术与作品的呈现有了崭新的方式,甚至在所有权/使用权碎化(拿房地产做比喻,就好比多个所有权人共同持有一间房产)等,也可以玩出新花样,借此增加资产的流通性,以及降低持有与交易的门槛。
2021年下半年红起来的“元宇宙”(metaverse),多少有点搭上这股风潮的味道。不过,虽然两者的概念可以整合,但毕竟元宇宙跟区块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都还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离大规模商用尚待发展。回到创造影响力的讨论上,究竟科技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区块链大家已经不陌生,而所谓NFT,也叫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可以视为在数码世界中,特定权利义务的认证。这里的权利义务,可以很单纯的是身份/真实性验证,也可以是所有权、使用权,乃至受益权等。我们撇开稍微复杂的智能合约与协议不谈,根本上,NFT与传统大家所熟知的比特币、以太坊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具备唯一的特性,所以更适合作为某些具有价值的东西,无论它是在实体世界中存续,还是本就以虚拟的方式被创造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数码识别。
不过,以上都只是试验性质的专案,与传统中心化运算与资料储存的方式相比,区块链虽开启了一个新的可能,却不见得在交易复杂度、成本、资安,甚至使用便捷度等方面更具备优势,至少就现况来看,它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NFT在艺术的有趣应用
这样的案例,确实在社会影响力方面作出贡献,你仍然可以批评这根本用不着NFT与区块链,传统的做法不也可以募集善款,捐给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吗?
区块链不会是最终解决方案
这之中,有些只是一时的噱头,如首次代币发行(ICO),有些直接被法规给绑死,如证券型代币发行(STO),但有些持续成长,并随着技术的推陈出新,以不同的商业模式吸引大众的目光。
区块链的实验,确实已经在不少地方看到了成绩,NFT也因为正赶在风头上,逐渐在艺术等领域,出现一些有趣的应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NFT或区块链不会是达成碳中和、拯救贫穷或提升平权的最终解决方案,因为要能做出改变,需要的仍是商业模式本身具备社会影响力(social impact)。但区块链及其衍伸应用,的确可以作为工具,无论是在募资与资产管理,或是让各种“纪录”(例如碳排、碳汇、绿电等)更为透明且可证,以及因为去中心化应用的普及,能够让分散式民主制度落实到各个组织层级(例如DAO,“岛”,一种全新的人类组织协同方式)。凡此种种,哪怕短期内还看不出太大的区别,但假以时日,某些成效势必随时间发酵。
行善致富,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这听起来很酷。以区块链技术来说,它的本质是创造一个去中心化的环境;去除中间机构的垄断与剥削后,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让事物本身的价值,公平地让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分享。当然,这里所谓的事物,必须是能以数码化形式呈现的,例如交易的流程、数据的传递与储存、资产的验证,或是其他能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能够引导经济与商业的发展,而商业的目的自然是要赚钱,但在盈利之外,近年来兴起的无论是企业社会责任还是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都揭示了企业与新创公司在赚取合理利润的同时,也可以兼顾社会公益;或者说得更明确一些,能够在创新科技与商业模式的应用之下,落实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另一方面,根据市场调查,慈善艺术与区块链的结合,正在逐步获得更多的关注。例如2021年讨论度相当高的NFT作品之一:推特前总裁多西(Jack Dorsey)以290万美元(约397万新元)的价格,将他的第一条推文作为NFT出售,并将拍卖所得全数捐给慈善机构GiveDirectly,主要为受到疫情影响的非洲家庭提供急难救助金。
作者现任职于联合国资讯与通讯科技办公室(OICT),派驻过曼谷,目前暂居台北
联合国早在2017年底,就已着手设计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来登记难民身份(联合国难民署的案子),以及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协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管理部分捐款,并让金流记录可以上链追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则选定巴西、泰国、意大利和肯尼亚四个地方(一洲一个),用区块链技术整合了它们的农粮产销履历,尝试降低食物产储运销过程中的耗损与浪费,并让资讯可以更好地被共享,这些都是促成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影响力的具体实践。
NFT到底有没有必要,是否能对改善交易效率,优化既有流程起到关键的助益,实属见仁见智。它肯定还需更多实验性质的项目,不断尝试并修正,才能找到真正有意义,且能大规模普及化的商业模式。
在台湾,这类例子也出现了不少,例如10月份由好事交易所(Good Point Exchange)发起的“公民群募,为地球种下1万棵树”活动,透过订阅制与视觉画呈现的设计,将每笔植树证明直接上到区块链上;更聚集了一群新锐艺术家与创作者,提供作品并予以NFT化,拍卖所得全部捐给“公民森林永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