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夜市有了形式和实质上的变化,成了人们吃喝玩乐的地方。它紧贴本地文化,丰富了我国市井文化的内涵。当夕阳还挂在天边时,夜市摊贩便开始忙碌,挂起各类迎合潮流的衣服,把雕工精细的戒指、手链、人工珠宝项链等摆在玻璃盒子里。随着夜幕低垂,平民化的小吃传出诱人的香味,一再刺激人们的味蕾,如炸鸡翅膀、爆米花、沙爹、罗惹、烤鱼、转动着的土耳其烤肉,另加麻糬、地瓜球、嘟嘟糕、烤香肠、雪糕冰棒、包装精美的日式糖果。此外,还有众多的电子产品、游戏摊位、夹娃娃机等;甚至在烧烤食物旁安排桌椅,让人们歇脚坐下来慢慢用餐。人们就这样边逛、边吃、边聊,营造热闹欢愉的气氛,也领略夜市的风采。

其四,各族的美味佳肴,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国不同口味的食品,汇聚在新加坡这个美食天堂。夜市虽没有大鱼大肉,以及华丽炫人的碗碟摆设,却有令人垂涎的小吃,这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让人对本地美食有新体验。

在上世纪60年代,每逢星期一在丹绒加东路和蒙巴登路交界处,就有一个夜市。它从私人洋房前面的马路延伸到草地,货品全摆在地上,以服饰和日常用品居多。走到尽头,才有三几摊卖吃的。来闲逛的多是附近的居民,是很接地气、很纯朴的生活场景。

其三,早期的夜市,摊贩多是中年人,但现在却看到好多年轻的脸孔。他们怀着满腔热情,秉着创业的理想,在夜市展示身手或试试水温,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走势,为未来的创业累积经验,并加强锻炼,磨炼意志。所以,夜市可让年轻人实现梦想,也让社会充满生机。

夜市是新加坡社会的缩影,有极其浓烈的地方色彩,也是本地文化的载体。

其五,在射气球大战摊位上,摆着各类洋娃娃,有外星人、金刚和超人,很吸引小孩的眼球。这时,父母相伴左右,给孩子打气,无形中促进亲子关系,也舒展平日紧张郁闷的心情。

其一,逛夜市的人群,不分种族、年龄、宗教,和谐地融化在那纷纷嚷嚷的天地里。在这里,会巧遇邻居老友,多时不见面的老同事、老同学,大家热情地寒暄话家常、交流信息,心里感到温暖。

总之,夜市是新加坡组屋区夜晚的一道亮丽风景,是社会与文化的缩影,我们应珍惜并把它发扬光大。

其二,这是个不讲阶级的地方。人们可以穿着背心短裤、人字拖鞋;可以精心化妆、穿着吊带名牌衣装;也可以穿着奇装异服、打扮前卫。在这里,没有人会对他人评头论足。无论是总裁经理或贩夫走卒,摊贩都一视同仁,谁也不会感觉自己被歧视、被忽略,或特别受到追捧。在这自由平等的空间里,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乐,构建一个其乐融融的社会。

夜市是一些人谋生的地方,业者面对各种难题,如租金、水电费、运输费、搭建摊位费用成本提高等,但希望不要把一切加诸消费者身上;同时,卫生的食物和环境,是业者必须考量的问题。只有价格合理,环境清洁舒适,才能让远者悦、近者来。

夜市,是本地文化的一部分,由来已久。

(作者是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