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否认,东马的治理,优点很多,比如他们拒绝种族极端主义、强调多元共存。2018年,吉隆坡取消了啤酒节,但砂拉越包容,照旧举行。2018年,独中统考文凭课题闹得沸沸扬扬之际,砂拉越率先承认了独中统考文凭。但东马的政治文化也有令人诟病之处,他们是“政治青蛙”的始作俑者,地方观念太重,政治财阀操纵一切,贪腐文化也与西马不遑多让。把马来西亚改革的大任交给东马?多数人还是担忧的。

马来西亚首相依斯迈沙比里10月6日觐见国家元首,10月10日宣布解散国会。第15届大选在一方催逼(阿末扎希与官司派),一方拖延(沙比里与官职派)的情况下终于尘埃落定。

翻开历史,宪法上阐明,马来西亚成立时,砂、沙、新加坡与马来亚其他州属“平起平坐”管理马来西亚。但自1965年新加坡退出后,砂、沙身份变了,只保留边境管制权,以及砂拉越将英文与马来文并列为官方语文。砂、沙的本土观念因此一直很重,还有政客呐喊着要独立。他们总觉得在经济发展、资源分配、政治地位、话语权方面受到欺压,认为自己在马来西亚这个“大家庭”里受到剥削、不平等对待。

然而,让东马领导国家,是利?是弊?

关于第15届大选谁胜?谁败?各方评论都认为马来选票将是三分天下。国阵(巫统)、国盟(伊党)、希盟各占20%到30%以上,谁也难以独占鳌头,轻轻松松入主布城。

有政治分析员曾经提到一个大胆的方案,就是在第15届大选选票三分的胶着情况下,希盟应该让权给东马,与他们联合执政中央。当然,条件必须是给予首相或者副首相的职位,并且落实改革,不再视东马为“弃儿”。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

但这预示着东马政党领袖非但可以成为大选的造王者,还能是“成王者”!也就是入主布城,成为首相或副首相。

以目前来看,西马希盟有90席,其余国盟加国阵也不过97席。没有东马砂拉越和沙巴的结盟,还不足以组成政府。砂、沙两邦的领导者,难道就甘于仰人鼻息?9月8日召开的“《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特别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东马沙巴和砂拉越国会议席的全国占比恢复到35%”。一向来,东马的56个国席只占26%,提高到35%,意味着东马地位提升了。虽然随后首相署部长旺朱乃迪强调:“重新分配国席的筹备工作仍在初步阶段,不会在第15届大选前落实。”

但很少评论员提及东马因素(或曰东马效应)。全国大选西马占了166国席,东马砂、沙两邦只占56国席。即使一党囊括全部56席,也不能撼动既定政治权力的版图。但少数可否撬动大多数的平衡呢?尤其在西马政治乱局的情况下,东马难道就不能扮演“造王者”角色吗?

这绝不是天方夜谭,东马目前的政治势力分布大约是这样:沙巴州有沙巴人民联盟,还有沙菲益阿达领导的民兴党。民兴党虽然西渡,主力还在沙巴,他目前控制了八个国席。目前掌权的砂拉越政党联盟,以土保党为首,总理是阿邦佐哈里。他是从前首长泰益玛目手中接棒,大权在握,几乎没有人可以撼动他的政治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