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骨牌是波罗的海三国,它们在独立之初,利用了俄罗斯的虚弱和轻视,很早就顺利倒向西方阵营。但其他骨牌的动向就立即引起俄罗斯的注意,所以1994年俄罗斯利用布达佩斯协议稳定了乌克兰的摇摆,但乌克兰自己基于地缘战略地位和历史及现实原因,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为今天俄罗斯与西方争夺最激烈的一张牌。

(作者是中国扬州时事评论员)

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虽然面积都不大,人口也不多,但都是苏联前加盟共和国,是俄罗斯的禁脔之地,容不得任何刺激与动荡。遗憾的是,这些地区中的大部分,自从苏联解体后动荡就没有消停过,成为俄罗斯身边一直在摇摆的多米诺骨牌,时刻提醒着俄罗斯人所处的战略环境,也直接塑造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

应对周边国家陷入动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时,不管是出于历史传统的因素还是地缘战略的考量,采取强硬甚而武断的做法,恐怕更大的后果是得不偿失。中国有古话值得参照,“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白罗斯的卢卡申科已经执政接近30年,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就是他长期执政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他再次谋求连任总统时引发国内的大规模抗议和骚乱,如不是俄罗斯介入,恐怕早就物是人非。所以现在的俄白联盟看起来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期摇晃较为明显的“骨牌”是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让世界担心它们随时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毕竟摩尔多瓦已在乌克兰战争中瑟瑟发抖,而格鲁吉亚在2008年就像是现在的乌克兰,他们当时只抵抗了一周而已。

摩尔多瓦历史上隶属东方阵营,现在则想倒向西方,是欧盟申请国之一,虽只有300多万人口,但在德左地区(德涅斯特河左岸)有俄罗斯的维和士兵驻扎,当地60%人口是俄罗斯人。德左的科巴斯纳村还有欧洲最大的军火库之一,储存着约2万吨苏联时代的弹药和设备。这对乌克兰战场上弹药消耗巨大的俄罗斯来说又有巨大吸引力。难怪经常有俄罗斯的导弹和战机有意无意地从摩尔多瓦上空飞过;而摩尔多瓦大部分时候只能选择无视,短时间内还不敢公然倒向西方。

不要忘了今年2月底时,中亚五国刚刚接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虽然暂时还不可能使这个地区彻底抛弃俄罗斯,但中亚国家两不得罪,维持中立的意图,同样表达得很清楚。

3月7日,格鲁吉亚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即《外国代理人法》,规定任何机构如有20%以上的资金来自国外,就必须登记为外国代理人。这项法案被认为是亲俄政府防止西方势力渗透的一次努力,俄联邦议员克里莫夫称其为一次“独立考试”,但显然“考试”还没有通过,因为立刻引发了持续两天的抗议示威,造成约50名警察受伤,百多名抗议者被捕,格鲁吉亚执政党不得不于9日撤回法案。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抗议浪潮中,抗议者竟然挥舞着美国、欧盟和乌克兰的国旗,高喊着“支持乌克兰”的口号,数次冲击格鲁吉亚议会,要求政府下台。这显然已经超出对法案本身的抗议,成为2008年后西方与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又一次正面交锋事件。

摩尔多瓦议会在3月16日通过一项法案,将所有法律文本和宪法规定的官方语言改为罗马尼亚语。这原本是一国内政,但被放弃的摩尔多瓦语是苏联时期所定的官方语言,也是其境内许多俄罗斯人不愿放弃的语言,国内的分裂深入到文化层面,恐怕会是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摩尔多瓦是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仅有两个既没有加入北约,也没有加入俄罗斯为首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国家;另一个国家就是乌克兰。所以两国被地缘政治撕裂的风险极高。

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进行和结果难料,受俄罗斯影响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纷纷出现程度不同的局势动荡,有的倒向俄罗斯多一点,有的则往相反的方向倾斜,共同点是原先相对平静的局面被打破,大国在背后的博弈明显,而俄罗斯的国运也随着这些骨牌在摇摆。

动荡不安的还有2020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纳卡地区冲突,造成数千人伤亡,以俄罗斯派出维和部队进驻才告一段落,但今年又有冲突再起的迹象。去年则有哈萨克斯坦的国内政治动乱,虽然普京并不喜欢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但俄罗斯还是以集安组织名义派兵进入,帮助平息了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