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已经提出一些实质建议,呼吁教育工作者学习拥抱和善用ChatGPT。现实是,教学和评估工作已经回不去以往的方式了。半年前当我用“以往”一词时,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自己多年前师范学院刚毕业的情景;今天当我用“以往”一词时,说的是2022年11月ChatGPT面世以前原本就不断数码化的教学情景。“一日千里”这成语已经不是一种夸张的修辞。
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问世,短短数月内已在教育界掀起一股改革旋风。如果一名教师至今还没有什么迫切感,也许是还未意识到这项人工智能(AI)给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教师设计考核高层次思考能力的作业时,务必多花点心思,使之较为复杂。有些类型的评估,则未必适合让学生带回家完成。
在这场猫追老鼠的游戏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充裕时间,进行更加全面和长远的思考,适时做出调整,因为AI会不断进化。如果教师工作量排得满满,就无暇对教育进行高层次的元思考(Metacognition)。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的教学工作,对于新加坡的教育改革并非福音。
在有效侦察ChatGPT剽窃的科技还未成熟以前,教育工作者唯有在作业设计和评分准则方面做出些许调整,来应对眼前批改作业方面急迫的挑战,以免学生把ChatGPT写得不错的作业提交上来时,教师还表示称许,被人当作傻子,也无意中助长学生侥幸的心态。
向幼儿园孩子讲述传统中华故事,有时会遇到“愚忠愚孝”这类主题的瓶颈。我试着让ChatGPT改编“屈原投江”的故事,得到这样的结果:“有一位叫做屈原的人,住在一个小村庄里。屈原非常勇敢,他在村子里帮助大家,大家都很喜欢他。有一天,屈原的老师告诉他,只要他勇敢地去做不同的事情,就会让人们感受到他的力量。于是,屈原就决定奋不顾身,把自己投入一条江里,表示他对勇敢的榜样。全村人都为屈原感到震惊,并对他表示敬意和支持。从此,屈原成为一个伟大的英雄,人们以他为榜样,鼓励更多的人勇敢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再让它写100字短篇故事给幼儿,以提高他们学习华语的兴趣:“今天,春天到了。一只绵羊小明发现了很多美丽的花儿在放飞自己的翅膀,它非常兴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花儿,然后它看到一些舞动的小蝴蝶,她用她的翅膀飞来飞去,小明非常羡慕小蝴蝶,它想知道小蝴蝶在说什么。小明听到了小蝴蝶正在说话,小明学会了几个华文单字,小明变得兴奋起来,原来华文可以是如此的开心和有趣。小明学习起华语来,从此天天快乐。”
我尝试让ChatGPT做某项专业领域培训课程里的各类型作业时,依据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认知分类框架(Bloom’s Taxonomy),做出以下非常有限的总结:如果作业题目纯粹考核记忆和理解能力,除了一些比较本土化的信息,ChatGPT基本能有效地把内容呈现出来;原本为了评估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四种较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如果作业设计得太过直接,而没衔接各种条件或情景的说明,比如单纯“分析布鲁姆认知分类的优缺点”,ChatGPT一样能有条有理地把“分析”内容列出来。
培育幼儿的教师和家长,少了学生抄袭功课的顾虑,倒是可以灵活应用这项AI来辅助教学工作。虽然它的中文资料似乎没有英文资料那么丰富、可靠,对于中文水平不甚高的新加坡家长和教师而言,可算是支持幼儿学习中文的有利工具;可以让ChatGPT创作和教学主题相关的童谣、短诗、故事或提出合适的问题,以及学习活动的建议。
ChatGPT创意平平,有时答非所问,似是而非,或提供错误和荒谬的内容,甚至冒出一般社会大众眼中“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尽管AI在教育界的使用能惠及各年级的教学工作,我们始终得牢牢记住:人才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与家长在AI方面固然必须与时并进,然而在筛选和区别内容好坏和真伪方面,更要不断提升智慧。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