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大党领袖贾伊拉姆•拉梅什近日在社交平台上证实,印度总统府向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与会国代表发出的9月9日晚宴邀请函上写着“巴拉特总统”,而不是通常的“印度总统”。印度要更改国名的说法已经在媒体传得沸沸扬扬,一张印度教徒心目中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以至中国西藏的大“巴拉特”或“婆罗多”地图,更是激起外国强烈反响。其实所谓国家更名,主要是莫迪政府的选举考量。
印度人民党在政策议案、执政等方面非常强势,激起印度反对党的同仇敌忾,但印人党实际未必像媒体宣传上有那么强大的领先优势。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在全国的政治巡游,极大地改变了印度人对他曾经有的“幼稚”“不成熟”等看法,提升了自身人气,其他反对党在北印度印人党核心区也咄咄逼人,形成分化印人党选票的有效力量。印人党不能绝对保证明年大选选票过半,一个以“印度”为名号的反对党联盟组成的联合政府,未必没有可能,这是莫迪政府急于推动更改国名的主要原因。
但是历史已经证明,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依靠印度教民族主义起家的莫迪,固然可以增加其支持度和统治力,但民族主义“煽动容易平息难”,一旦弥漫起来,就会快速蔓延和激进化,由民族主义变成民粹主义,由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变成印度教至上主义者,不断压迫和“消灭”近3亿其他信仰人口,无疑是在给未来印度的分裂和外部干预,埋下一个又一个火种,最终损害印度的形象、统一和强国之梦。
巴拉特(Bharat)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印度在历史上被称为巴拉特,意思正是“寻找光明/知识者”。据《印度快报》报道,Bharat、Bharata或Bharatvarsha词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往世书将Bharata描述为“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间的土地,而印度(India)这个称谓要到英国殖民时期才确立起来,历史相对短得多。
执政党印度人民党是不太看得起这个联盟的,但是反对党联盟的组建,促使莫迪政府开始推动国家改名,主要目的是在选举政治斗争中争取大义名分,在明年大选激发选民民族主义情绪上先声夺人。
讲到底,这是自卑心态和民族主义作祟,但在这背后则是一个更为激进化的意识形态展现。
就在上个月,印度26个反对党领导人组成联盟,准备在明年大选中挑战总理莫迪的印度人民党。在班加罗尔举行的26个反对党会议上,国大党和包括萨克雷领导的湿婆军党(UBT)在内的各党,一致通过一项提议,将他们的联盟命名为INDIA,这是“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的首字母缩写。
14亿人口的印度有大约11亿印度教徒,这是印度人民党心目中的基本盘,但是还有3亿非印度教徒(包括2亿穆斯林)。在国民志愿服务团和莫迪这类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眼中,印度是属于印度教的印度,而不是其他什么宗教的印度,消灭其他信仰对印度的玷污,还印度一片纯净,始终是莫迪及其印度人民党在走的方向。
(作者是中国震旦智库执行长、高级研究员)
其实被视为印度人民党母体的激进的国民志愿服务团,早就想从民粹主义角度更改现今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国名了,莫迪政府可能会在定于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一项把India国名更改为Bharat的决议,这实际是出于明年全国大选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