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至此,我想捎带说一句,在我眼中,早报还有另一个传统的“门面”——言论版。该版专发社论和时评,社论除星期六日外,每日一篇,时评每日数篇,作者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值得点赞的是早报言论兼容正反两种观点,颇有百花齐放之景,若以六字概括,便是“严肃客观持平”。《联合早报》纸质版或早报网的长期读者,每天都可看到早报上有关中国的新闻与评论,面广量大,目不暇接。我每天看中国央视CCTV1和CCTV4的新闻,常见引用早报的新闻和评论。
《早报中国》开张,同时推出专栏《早报早点》,20年如一日,为受众谱写解读中国新闻的新篇章。2020年底,中国新闻组开辟第一个网络特制栏目——《下午察》,作者“察客”,是个团队,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以生活化的笔触和夹叙夹议的手法,为读者及时评述当下最热门的中国大陆、港澳和台湾的新闻话题。《下午察》可说是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座桥梁。
作为读者,我体会作者的本意是肯定,碍于种种原因或出于种种考虑而不用陈述句,便在标点上做文章。你说他肯定吧,他用了问号;你说他存疑吧,他用的是直陈其事的句式。
中国耽美文化要“凉”了?(2022年8月24日)
转眼间,下午察推出快三年了,“察”过500多件大陆、港澳和台湾在外交、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事件,上至中美关系,下至恶犬伤人,包罗万象。既是老“茶客”,就说点“饮茶”后的感想。
反观察客的文章,标题一针见血。是也非也,作者未下结论,何以见得?标题上挂着个问号。通常报上的新闻或评论鲜有用标点符号者,察客一个问号倒叫笔者大伤脑筋,因为我一直在思考答案。其实要说答案吧,似乎察客已经提供了,只是画龙而未点睛罢了。这又应了一句广东话,“画公仔唔使画出肠来”。细读全文,作者引用了多家通讯社所发布的信息和几位台湾媒体人、专家或顾问的分析,信息斗量筲计,远非他网可比。这是下午察的第一个特色,及时,信息量大。
胡锡进炒股骑虎难下?(2023年8月24日)
胡锡进成“背锅侠”?(2022年8月4日)
1992年,早报在北京设立记者站,1994年在台北设站。1995年8月15日,早报上网,旋即于上海设站派驻记者。此后,又先后在广州、重庆,今年又在深圳设站,以便深入采访并报道粤港澳大湾区的新闻。至此,北上广深渝都有记者常驻。
察客深明隔夜茶没人爱喝,炒旧闻,趁早别办报,所以下午察的文章都很及时。比如《大陆调查富士康背后剑指郭台铭参选台湾总统?》一文,10月24日见报,23日22时32分就上网了。有关新闻,我是在10月22日晚在中国的环球网上看到的,该文仅引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受访时说的一番话,主旨是“税务稽查、用地情况调查,属于正常的依法行政,合情合理合法”,“三合”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为何偏偏此时“稽查”或“调查”呢?环球网未提及,广东话叫“唔够喉”。
绰号古已有之,大抵有两种形式,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自己所起者,意涵丰富而含蓄;他人命名者,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人的形貌举止、行为爱好、学识谈吐等等,皆可成为绰号产生的因由。“劳男”“宾女”因车而生,为文章平添了一点趣味。笔者举此文为例是想说明下午察的语言风格。
按理评论应当旗帜鲜明,敢于肯定或敢于否定,“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不过,有人说这样用问号是“特色”,具有“凡值”艺术。是否如此,不妨探讨。拙见是“凡值”再高,也不能把它当做法宝,频繁使用,美味佳肴也会食多无味的。
如今读《早报中国》,既有《早点》又有《下午察》。笔者嗜茶,若在香港,最中意饮早茶或下午茶;若在内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居首位。现在每天上网读早报,饮茶配早点,“日子过得很茶楼”。
华为手机的绝地反击?(2023年8月31日)
如前所述,察客下至“恶犬伤人”(四川成都“罗威纳”咬伤两岁幼童事件)也会评议一番。这里不说“恶犬”,来说说“宾女”。去年6月7日察客发表了《一场双输的“宾利大战劳斯莱斯”闹剧》一文。文中提到“宾女”(宾利车女车主)和“劳男”(劳斯莱斯车男车主)这对都有豪华车的男女,6月5日在深圳福田区宝能公馆地下停车场,因车位纠纷而“互撕”,双方倒地躺平。在纠缠之中,着连衣裙的“宾女”内裤曝光,谁知被眼力贼强的网民扒出,指其品牌为巴黎世家(Balenciaga),每条人民币2000大元(约400新元),遂被谑称为“2K内裤”。文章结尾说:“这是一起两败俱伤的‘宾女战劳男’闹剧,最后就红了那条巴黎世家内裤。”宋词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句,现在是“红了那条内裤”,令人捧腹。
2003年3月27日,早报趁报庆80周年之际全面革新,推出《早报中国》,公开表明“既不随中国媒体的旋律起舞,也不盲从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和定位”,坚持以“第三只眼睛”观察中国、报道中国。《早报中国》每日数版,单独一沓,成为整份报纸的第二部分,他们将之称为“门面”。用“门面”做比喻,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全员核酸轮到鱼?(2022年8月18日)
“劳男”“宾女”是作者在特定语境中临时给新闻主角起的绰号,如此称说个性鲜明,节省笔墨,易于记忆。这样的软性丑闻一上网,岂有不蹿红之理?吃瓜网民,不计其数。
上举八例句末都用问号,按理都是疑问句,可是作者似乎想表述一个肯定的意思,并不是真有疑而问。那么,是否半信半疑、介于疑信之间呢?也不是。作为读者,我体会作者的本意是肯定,碍于种种原因或出于种种考虑而不用陈述句,便在标点上做文章。你说他肯定吧,他用了问号;你说他存疑吧,他用的是直陈其事的句式。
今年9月,新加坡人口及人才署发布的《2023人口简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总人口约为600万人,华族占比,去年披露的数据是75.9%。鉴于国情特殊,唯一的华文主流媒体《联合早报》于35年前,即1988年,就派记者(《联合早报》习称“特派员”)常驻香港,开启了近距离观察并报道中国(包括港澳特区和台湾)的新局面。
侯友宜若逼婚不成反促柯郭合体?(2023年10月24日)
碧桂园杨氏父女跑路?(2023年10月19日)
最后说说下午察文章标题上所用的问号。察客为文似对问号情有独钟。请看:
蔡英文爱将论文抄袭风暴变政治海啸?(2022年8月10日)
作者是资深语文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