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交火、政治博弈、平民受难、国际僵局……让人痛心,但要帮忙却无从下手。我们又能改变什么?

这种种事迹在社交媒体上或许看得到,但与这些有善心并付之行动的人当面交流,他们痛心却又坚定的眼神鼓舞了我,情况越恶劣就越值得努力。

结束不到一周的出访,眼界已经拓宽。有朋友问,去中东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我想了许久,地缘政治的复杂与胶着,以人民的生活甚至是生命为代价,让人不胜唏嘘。

在社交媒体上,每天都会有朋友转发有关以哈冲突的各种消息。

这是旧伤,烙下了抹不掉的伤疤。

从耶路撒冷前往特拉维夫的机场,巴勒斯坦司机特意绕道带我们开过西岸,看隔离墙内的以色列定居点。他边开边解释,以前这里有巴勒斯坦村庄,现在这些马路只有以色列人能通行……

虽不是万能的现金,但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人员对我说,新加坡所提供的援助,对加沙人来说不仅是物资,更是远道而来的鼓励。“他们须要知道加沙没有被世界遗忘。”

然而,沿途望向窗外,不难发现战争的创伤已经渗透到看似正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历史悠久的耶路撒冷,新伤口让旧疮疤难以抚平。

维文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社会均遭受创伤,难以开启谈判。媒体多次追问,新加坡能如何促进两者之间谈和?部长给出的答复非常务实:新加坡太小太远,谈判过程中没有政治影响力。

相对近距离观察以哈冲突影响后,再看社媒上冲突的种种消息,似乎不再让人备感无助。

即使如此,这并没有动摇我国的观点和立场,尤其是维文在耶路撒冷会见内坦亚胡时,向他表明我国认为以色列军事反应过激。媒体事后采访维文,他显得异常憔悴,想必会面时双方分歧激烈,让他疲惫不堪。

街道上除了全副武装的以色列警员,更有身穿便服但佩戴枪支的市民。入住市中心的酒店,柜台张贴告示牌,若听见炸弹警报,应立刻前往每一栋楼的防空壕。

10月7日因哈马斯袭击而丧命的1200多名以色列人,以及数百名遭挟持的人质,则是看来复原遥遥无期的新伤口。市区各处张贴上百张人头照和“带他们回家”的字眼,以色列各地也频繁爆发示威,指责总理内坦亚胡还未解救人质。

不过,每个人都可以为其他人尽一分力的信念,不论是表现在捐赠物资、组织救援或倡导发声等等,却给人无穷的力量。就算是屏幕前的Z世代键盘侠,只要踏出第一步,任何努力都不会过于微小。

五六天的行程,先后去了约旦首都安曼、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Ramallah),以及目前属于以色列境内的耶路撒冷。远离交火重灾区加沙,这一路行程相对安全,且吃好住好,令人产生游走在两个平行世界之间的恍惚。

得知有机会跟随外交部长维文医生出访中东,我是很激动的。终于可以不用依靠媒介与二三手的报道,亲身体验和了解以哈冲突对区域、国家、党派、人民的牵动。

要理清以巴的历史恩怨,谈何容易。

(作者是《联合早报》本地新闻记者)

与此同时,也有海内外的以色列人反对内坦亚胡在加沙的报复行动,称之为对巴勒斯坦人的大屠杀。加沙地带至今已有超过3万人死亡,约200万人流离失所。以军早前突袭加沙最大医院希法医院,并扬言要攻入拉法追剿哈马斯。

新加坡人不分背景,热心捐赠善款和物资。全福基金会已捐出超过1000万元的善款和物资,慈援(Mercy Relief)和新加坡仁心组织(Humanity Matters)等新加坡人道救援组织的义工,也快马加鞭把物资运到约旦,转交空军部队人员空投进加沙,给流离失所的难民应急。

我国政治影响力或许有限,但这次出访也让我体会到了小红点的人道力量。

更有组织的代表亲自前往加沙周围,在难民营和加沙平民一同用餐,并协调通过陆路运送物资进入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