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品不只出现在博物馆,也在公园、社区、商场外的广场、街道,各有鲜明的主题,它是波士顿的文化特色之一,反映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层次和内容。雕塑品是会说话的石头,是历史和现代生活的见证者,它使这个城市披上一层令人眩目、沉思的艺术气氛,也使城市充满一种悲天悯人的性格,呈现另一道别具风格的城市风景线。
波士顿除了有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还有古色古香的剧院,上演的都是经典剧目。剧院是古建筑,外表看来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剧院内的陈设、装饰,倒叫人瞠目结舌。那是维多利亚式和罗马式建筑的结合体,每条圆柱上、墙壁上都有浮雕,水晶吊灯美得令人呼吸窒息。这儿正在上演俄罗斯芭蕾舞团所呈现的《天鹅湖》,已上演了几十场,票价不便宜,但场场满座。对街的另一剧院上演舞剧《蝴蝶夫人》,也是全场爆满。在美国这个超强的经济大国里,人们对艺术的关注和支持,并不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漠视。如果把《天鹅湖》或《蝴蝶夫人》搬来新加坡,会有多少观众去捧场?这是难以想象的。
笔者曾经在美国波士顿小住两个星期,对这个闻名世界的文化城市,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波士顿在约400年前开始被英国人统治,殖民者在这个城市里留下他们的文化遗风和建筑遗迹,这里的建筑大多是维多利亚式的,也许当局在规划城市重建时,很合理地保留了这些历史文物,它们是统治者和反抗者历史的活见证,自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在众多的博物馆里,也展示了不同民族和时期的文化风貌,从雕塑品到绘画,日常用品到服饰等,还原了过去的社会、生活、殖民统治、战争、宗教等。去博物馆参观的人不只是游客,当地人也喜欢在里头留连、拍照、做笔记。参观博物馆已成为波士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须要“礼聘”搞笑艺人来做宣传。
我们这个岛国的文化活动,近一两年来出现“繁荣”景象,这当然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好事,但能不能促进这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倒是令人疑惑的。当然,文化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耗时费力,费钱,除了民间的推动,也须要各方面的配合参与;城市文化必须走出象牙塔,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才能塑造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性格。
就以唐人街来说,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一旦植根于此,很快就融入当地社会,但还保留着家乡的文化传统。这里有两间中文书店,七份中文报,文艺副刊几乎天天有。人们讲着各自的家乡话,这里的文化艺术团体也多,虽然华人在波士顿人口中占少数,但他们基本上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在这里没有语言的障碍,能感受中华文化的气息。可以说,波士顿延续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发达城市。
文化创造和活动是维系城市的活力、形象和魅力之所在。人们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对文化艺术的感觉,能平衡、激励他的生存状态,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个城市如果只是偏重消费型的经济发展,将使人类失去内在的风景;当他们发现还有另一个更适合的城市,将会移居他乡。在全球化的大气候中,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可能的移民村。
作者是本地作家,笔名怀鹰
一个城市之所以令人喜爱、羡慕、心情轻松,不仅仅是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它的文化底蕴。文化的范围很广,在硬体方面有别具风味的建筑样式、街道、雕塑艺术等,这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购物商场和美食中心,是所有现代城市所共有的,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也不会让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
我们这个岛国的文化活动,近一两年来出现“繁荣”景象,这当然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好事,但能不能促进这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倒是令人疑惑的。
这个城市当然也拥有所有现代城市的特征,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随意问路人:波士顿芭蕾舞团在何方?他马上给你指出正确的路径;再问另一名路人,最大的书店在哪儿?她也即时作出正确回答。这在新加坡好像有点纳闷,很多人不知道美术馆、博物馆在哪里;如果问的是购物中心,马上就有答案了。人们过度生活在消费环境里,很容易生成精神上的偏差和扭曲。
文化底蕴是一个人思维的创造基础,是人类跟大自然和现实环境取得协调的创造过程,和所呈现的品质、形象等。人类的存在生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不管生活内容如何复杂,人类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梦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个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不能让人产生梦想和归宿感,而让人感觉自己是精神上的漂泊者,活得窒闷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