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华文教师,我们唯有积极提升,加强教学协作,才能永葆母语教学的热忱,从容应对挑战。让我们一起营造有利于华文华语学习与使用的环境,培养新一代熟练掌握第二语文和具有跨文化见识的公民。
我们希望母语政策还可以调得更多。比如,在新闻报道中也提到“母语必须是生活的语言”,那是否可以考虑让国人在求职过程中,某些职位必须加上母语成绩的要求?这自然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提升华文能力,以满足未来求职的需求。
在实施双语政策的过程中,两科语文并没有得到均衡发展,反而出现“华消英长”的趋势。新加坡花了50年的时间,将国人的英文阅读与理解程度,提高到名列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第三名。反观华文母语,短短30多年,渐渐失去双语的优势。这当然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息息相关。作为华文教师,我深感华文教学在内容、方法和评估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国人华文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华文在教学上设定为第二语文,但评估标准常常是第一语文的要求,许多考题难度过高,超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远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让一些学生望华文而却步,知华文难而退。虽然每年的会考成绩看似稳定,但这并不反映学生的实际华文能力。我们教学生各种应对考试的技巧,却忽视训练学生使用华文思考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华文成绩虽好,涉足社会后却发现,自己没有适应社会需要的华语华文能力,而选择在华语华文面前噤声。无论是升学政策还是自身语文能力,都让学生的华文华语求学之路止于会考,这也直接导致我们整个社会华语文环境的式微。
9月15日《联合早报》封面头条新闻《华文至少85分或优异 中学可修高华》正式官宣母语政策的微调,从2026年起会有更多升上中学的学生能修读高级华文。新的母语政策,不再局限于快捷源流的学生,让升入中学各源流的华文程度强的学生都能修读高华。我相信这一定能让那些爱好华文的学生,在学习华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广。
近年来,我们一直忙于尝试各种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华文华语的兴趣,如何让学生能够沉浸式地去理解和实践。“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少了徒弟的自身努力,名师也出不了高徒。
2001年推出的华文B课程,强调实际沟通技能,初衷是要帮助面临学习困难的学生,将华文学到一定程度,并且维持他们对于此语文和文化的兴趣。但因学生多了一个选择,这一课程成了很多学生逃避苦读华文的“避风港”。
允许华文程度较强的学生修读高级华文,这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动力。但与此同时,也允许无法应对的学生选读华文B课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传递一个消极信息,即不必过于重视华文学习。尽管华文B从今年起,与普通工艺华文合二为一,统称G1,并将于2026年走入历史,但如果学生无法应付G2和G3,仍有机会选择更简单的G1。
(作者是中学华文教师)
不过,很庆幸新加坡的华语文环境还在,我们华语文工作者依然在坚持。但学生华文程度越来越低,又让我们时常感叹无力阻挡母语程度的下滑。我们常激励自己不要被眼前的不如意所吓倒,要看到希望和美好的未来。但新加坡的华文华语还会迎来春天吗?母语政策的微调似乎让我们看到希望。
教育部的这一新举措,源于我们有一套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华文学习需求。尽管政策向好,但学生的华文学习前景依然堪忧。我觉得这与现有的语文政策和升学条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