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从青年时代就已在国际享有盛誉的奥地利华裔钢琴演奏家陈瑞斌(Rueibin Chen)来到新加坡,为大众带来一场名为“穿越时空”的演奏会。之前,他还受邀在新加坡艺术大学开展过大师班讲习会。16岁已凭借精湛演出在欧洲崭露头角的他,在几乎所有重要钢琴比赛中都曾获奖。近期,我有幸得到一个与他对话的机会,便事先征集一些大众感兴趣的问题,其中,很多家长都希望这位受仰慕的钢琴家谈一谈成才的方法。对此,陈瑞斌也很愿意分享,并强调说,那是他“唯一的秘密”。
早在1970年代,研究资优教育的学者任汝理(J. S. Renzulli)就提出过一个“资优三环理论”(Three-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他说,经过长年研究,由于独特成就和创造性贡献而获得认可的人,都拥有相对明确的三组相互关联的特征,分别是:高于平均水平(但不一定是卓越)的能力(ability)、任务投入(task commitment)和创造力(creativity)。他还指出,这三者没有任何一个单一元素能够“产生天赋”。相反,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创造性人才产生的必要因素。他还特别强调,人们犯的主要错误之一,就是过分强调“卓越的能力”,而忽视其他特征。
“唯一的秘密就是保持忠实”,他说,“我每天都问自己愿不愿意当一个艺术家,当选择了这条路,就忠实地走下去。”这种忠实不仅是专业上的热忱和委身,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追问,包括如何看待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他说:“我20多岁的时候就想过,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要留什么东西下来。我要做一个艺术家,一个可以传承文化的艺术家,这种想法我一直都没有怎么变。”
早早就送孩子去学习钢琴,似乎是一个不灭的热潮。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很多都曾在这条路上推动过自己的孩子。学习音乐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被逼坐在钢琴前苦练数小时的孩子,可不一定这么想。但有人觉得,小孩子都是要逼一逼的,才不至于浪费潜在的天赋;还有人觉得,就算天资普通,通过正确的练习,成功也指日可待。天赋和努力在长才的道路上,究竟哪个更重要,引来长久争论。因此,在和陈瑞斌的对谈中,我也提出这个家长关心的问题。
兼具中西方文化背景的陈瑞斌在谈到教育时,还指出一点,就是西方的孩子更加独立,正是因为从小就学着为自己做决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虽然一开始比较艰难,但他们自己选择人生道路之后,意志通常比较坚定,因此在各种专业领域都可以做到相当专精和细致。
在解释什么是任务投入时,任汝理说这是一种高度精炼和专注的动机(a refined or focused form of motivation),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翻译为任务投入,但实际上这包含一种委身的精神,一种对目标的忠实,一种百折不挠坚定走下去的毅力。任汝理也说,常用于描述的用词包括毅力、耐力、努力工作、专注实践、自信以及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重要工作等。任汝理的研究受到广泛认可,相关领域的其他学者对取得非凡成就者的研究也一致表明,他们都有对所选择的领域主题的痴迷与高度投入。
我想,也许这才是每个望子成龙的家长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即如何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在某个领域乐在其中和忠实委身,成为他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作者是前媒体人、童书创作者)
陈瑞斌从不否认天赋和努力的作用,他生于台湾,幼时就表现出杰出的音乐才能,13岁离乡独自赴维也纳学习音乐,16岁时便成为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钢琴比赛最年轻的获奖者。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不可能把所有作曲家的作品都诠释得一样好,其中涉及一个人的敏锐度、观察以及感受能力,这大概就是体现天赋的部分。但是13岁就独立求学的他,面对的困难很多,尤其是在一个当时很少有华人、语言也不通的异国他乡,如果没有超越常人的努力,也很难达到目前的成就。但是,他并不觉得这些值得关注。他说,在成才道路上,有着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东西,那才是他成才“唯一的秘密”。
因此,当我们带领孩子进入音乐领域或者踏上学琴之路时,也要看孩子是否真正热爱音乐,热爱才能把一切艰难都化为力量。正如陈瑞斌所说,想要成才,首先要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有清楚的认知,包括作为艺术家,可能会经历什么样的困难,该怎么样去克服。在他眼中,音乐胜过言语,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他说,当我们只把音乐或钢琴当成一种工具,就会产生很多冲突,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让孩子真正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生命的和谐,并在其中追寻自己。他常年演出,并从事教学和文化推广工作,接触很多家长和学生,他说,“家长和小孩的互动,不理想的很多”。如果人们抱着一种投资报酬率的心态去培养孩子,可能就要承受很多失望。
当我们带领孩子进入音乐领域或者踏上学琴之路时,也要看孩子是否真正热爱音乐,热爱才能把一切艰难都化为力量。正如陈瑞斌所说,想要成才,首先要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有清楚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