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读者文中提到的50多岁妇女为什么会与盲人相撞?两人都匆匆忙忙?其实,在看到盲人时,我们就应该放慢脚步,让步让位给对方,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有怜悯心的表现。

我时常遇到盲人,他们都动作缓慢、一步一步向前探索道路。我也遇过很多双目正常的人举止粗鲁无礼。

陈读者遇上一个“霸道”的盲人,不满他身为社会中受保护的弱势者,却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同情心和关怀,认为这个盲人的举动无异于养白眼狼。

总而言之,放下不满,多一点包容心,尤其是对待身体有缺陷的人,就像文中所说的那个妇人,摇摇头说不碍事,就离开了;而不是因为一个“霸道”的盲人,就问新加坡,你为什么不生气?其实,社会善待弱势者没有错,除了改善社区硬件,方便他们出入,在软件也须加强援助,无论是金钱还是爱心。我希望国家社会不会因为一个“不懂感恩”的弱者而失去同情心。

潘先仪

我们生长在一个群体里,每个人都是单纯的个体,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想法;你有病痛,我也有问题,你有你的性格,我也有我的脾气。一个家庭的不同成员要和平相处、平安无事地生活在一起也不容易,也有矛盾,更何况是一个社区、一个社会或囯家?

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处事待人或许与其他人有别。双目正常的人应该抱着包容心,站在他们的处境看待事情。陈读者或许第一次遇到这个“霸道”的盲人,可是怎么知道他听觉最灵敏呢?我们不该刻板地以为全部盲人都一样。再说,不是所有盲人都接受社会的援助,很多盲人自力更生,不向人乞求。

读了《联合早报·交流站》读者陈芳捷的《新加坡,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后,我感触良多。

社会是同情残障人士的,质问残障人,可能会被拍成视频放上网,背上欺负残障人、没有同情心的罪名。

读了《联合早报·交流站》12月22日刊登陈芳捷的投函《新加坡,你为什么不生气?》,盲人撞倒人后的举动,我也不敢苟同,也能理解作者的感受和出发点。

被盲人撞倒的妇人和围观者不生气是有其道理的,也是理智的。既然肇事者是个盲人,质问他有用吗?生气有用吗?盲人说一句“我不知道,我看不见”,你能奈他何?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只能忍让和包容。

张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