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卉(立德中三)
学校食物价格普遍上涨了5%到10%,外面的食物涨幅也不小。我一天虽然有12元,但也有些捉襟见肘,迫使我更加精细地管理开支,寻找更实惠的选择。比如购物前,我会做购物清单,也会提早关注促销信息。网上也有平台供实时查询物品价格,方便我货比三家后再出手。
刘亭影(光伟中四毕业)
百物价格涨,学生党拒绝“坐以待毙”,纷纷调整消费策略,开源节流。《逗号》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的应对与解决方案各成一“派”,你又属于哪个省钱派系?
物价升高,水费、电费、消费税相继增加的大环境下,除了加重成年人的生活成本,学生群体也同样感受到了压力。
1)无所畏惧派
谭雅文(克信女中中四)
早报校园 zbschools.sg 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数码平台。它汇集学生报旗下《小拇指》、《大拇指》和《逗号》的精彩内容,通过深入浅出的报道,让中小学生轻松读新闻。
《逗号》针对青少年如何应对上涨的物价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共有83名年龄介于13岁到18岁的青少年参与。调查发现,青少年与成年人一样会担忧上涨的物价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其中,“吃喝”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其次为娱乐、购物和出行。超过70%的青少年每月最大的开销是在食物上。
洪诗琦(中正(义顺)中四毕业生)
我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少买一点食物。我以前总是高估自己的食量,许多食物买了吃不完,很浪费。现在我买吃的会量力而行,成功把每顿的餐费控制在3元左右。不仅比以前少用了一半的零用钱,还解决了食物浪费的问题。
我基本不在学校吃饭,而是等到放学后和朋友到快餐店或餐厅吃午餐。有时候还会约朋友到不同的咖啡厅学习以及品尝美食。我的零用钱从几年前起就没涨过,但物价却在不断攀升。为了不委屈自己让消费降级,考完O水准后我就找了一份货物包装员的兼职。虽然是工作内容重复性强,但一想到自己在独立赚钱了,消费习惯不用受制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喜欢买礼物和充钱玩游戏,物价上涨也让这些变贵了,使我每个星期50元的零用钱就有点紧张了。若午休时少吃一点,或者买瓶饮料、零食应付一下就能剩更多余钱。在我看来,节食有助于减重维持身材,我还能利用不吃饭的时间来赶作业,一举多得。虽然可能这不是很健康的做法,但我也只是在学校的那一顿这样,其他两餐在家里还是吃得很营养健康的。
3)精打细算派
我的零用钱大多花在食物和交通出行上,但近期食物价格走高,连学校食堂的食物都从4元涨到了6元一份,而我平时食量大,现在就需要花更多钱在食物上,有时要买点别的东西的话就会吃不饱。我看到身边的人在通过教补习或是开网店甚至当网红代言产品来增加额外的收入,我自己也找了份兼职。有了额外的经济来源,不仅解决了我吃饭的问题,还让我有余钱买了一双价值80元的帆布鞋。
2)少吃少喝派
我平常花钱的地方就不多,不是在学校吃午餐,就是在家里解决晚餐。学校食物即便涨价也只是多几毛钱,一餐加上饮料只需两三元。一般若需要外出吃饭,我会到家楼下打包菜饭。一包大约5元的价格,还在接受范围之内。物价上涨不会影响我的消费习惯,我没必要改变什么。
李子睿(新民中四)
赵思璇(南洋女子中三)
我的方法是“避免冲动消费”。我在买东西前会给自己七天的时间认真考虑购买的必要性。我习惯把零用钱提前规划成几份,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费用是首要考虑的,剩余的钱会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也会挑好时机再买东西,比如一副原价119元的耳机,我就会等折扣时以优惠价69元入手,尽量把钱花在刀刃上。
钟璟祺(南大三年级)
物价上涨直接受影响的不是我,而是提供零用钱的父母。目前,每天的零用钱仍然足以应付日常需求,针对熟食中心食物涨价的情况,父母也会额外多给一两元,所以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4)开源创收派
黎新宇(华侨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