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上斜杠人乃是早前佛系青年的反差蜕变,多年前见识过日本年轻佛系一族,虽然接受高等教育,但十分抗拒传统工作和企业内明争暗斗的文化,毕业后不加入劳动大队,过着最简约的生活,我行我素,乐此不疲。早年曾经赴英探亲,近距离接触到表哥的佛系女儿,因而进一步知道但仍未真正了解他们的心态。表哥女儿毕业于英国顶尖学府,离开校园后不上班不工作,闲时千方百计取得不同的政府补贴过活,长困家中与电脑为伍,十分惬意,后来通过网络,认识了同道中人,一位非洲裔魔术师,其母亲是妇解分子,不久之后二人结为夫妇,从此陪同丈夫巡回流浪随意演出,一家佛系三人组自由自在,求仁得仁,快乐无比。

斜杠/斜栋slash本是标点符号的一种,用作分门别类的指引,几年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巧妙地以此标签新生代对生活工作的斜杠态度,象征一种多重身份、多样功能、多种行业的参予理念。

香港最近深受年轻人追捧、令竞争对手不安的电视频道推出了一部电视剧,剧中人是斜杠一族,拒绝以单一职业单一身份和受局限的生活态度过日子,引起年轻观众共鸣和投入,剧情虽然不是无懈可击,也没有当红偶像派艺人,内容表达却贴近新生代族群的脉络,引起网上讨论区热烈互动,十分具话题性,有人喜欢有人不以为然,整体关注度已经足够惊动竞争对手大台,迅速在内容更新加料迎战,以免为时已晚,鞭长莫及。

经历了1970年代式劳心劳力的斜杠生涯,倒想尽快以高龄人士加入变种后的斜杠旅程,再次自我挑战,体会享受不一样的另类风光!

渡渡鸟

新一代的斜杠一族冒起,因为是一孩家庭和经济起飞,其衍生过程理念思维都有别于上一代的斜杠族,社会和家庭的主客观条件,让年轻人有更多选择的诱因,有条件同时热衷于不同性质的职业,单线发展和单一身份认同都是乏味欠挑战性的想法,名片上和生活上多些斜杠才算活得精彩,一生局限在企业管理系统,为名为利斗过你死我活,如此虚度半生,消耗生命确实划不来。

其实1970年代香港老式求生存的斜杠一族早已面世。那些年高等教育费用不是太多家庭可以负担,很多学生求学时,为了学费和生活费都会身兼数职赚钱求存,结果上课学习成为副业,兼差变正职。当年我成绩欠佳只能考上私立大学,费用百上加斤,三份兼职才能勉强应付支出,结果体力透支,导致身体出现状况而暂时休学,然后越洋全职侍应18个月储存学费,重回校园完成学业,当时这样的半供读学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