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事中提到的“沦陷时期”,指的是三年八个月的日据时期,而8月恰是日军投降、沦陷期结束的月份,于是搁下手中的事,沿着这条离乱音讯线索,“回到”70多年前去看个究竟。
那天在国家图书馆属下的网上旧报资料库(NewspaperSG)查找资料,无意中看到这则启事,置于“离乱音讯”栏目下,虽只有寥寥数语,隔着数十载时空似仍能感觉到当事人那份殷忧之情。
另一种代为转达信息,事缘光复以后海外来函大增,无奈战后收件人已杳无踪影,于是人们会在离乱音讯栏里留言代寻。
“服务圈”园地存在的时间并不长,算起来还不足一年。然而日据时期造成的创痛悲绪,一直留在新马华人的记忆里,也留在了旧报资料库的“离乱”一词中。
“离乱”,顾名思义,是乱世中的骨肉或亲友离散。在新马地区的华文报章上,这个词在战后的使用率颇高,多见于泣悼战争亡故者的古体诗词里。这个词在战后的香港和中国大陆亦见使用,比如居港作家曹聚仁的文章《八年离乱小说》,还有1948年1月来新献演的中国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上集就以“八年离乱”为名。当然,这里的离乱,指的是日军侵华的八年乱世。
回头细看《南洋商报·和平副刊》上登出的离乱音讯,或可分为这几类:一类尝试着与失散亲友重建联系:“某某兄鉴:别后数载,现在何埠,祈即示复为荷” 或“某某先生,和平后,从未见面,现在何处,请道其详。”
这则离乱音讯,让我想起张识芬女士数年前的回忆。其父张汝器于1942年2月大检证期间被日军用卡车强行拉走,一般相信他随后被日军杀害。然而其母一直拒绝相信丈夫已不在人世,直到战后仍坚持寻找;每听人说在外埠见到张汝器,她便会毫不犹豫地拿出钱来,请来人代为在海外寻找,结果是一次又一次被打入绝望的境地。虽然张母未见在服务圈刊登寻人启事,但相信不乏有人持着相同的心态,虽感亲人已凶多吉少,但仍心存希望不愿放弃。将心比心,令人甚感心酸。
原来1947年9月初,《和平副刊》增辟了一个“服务圈”园地,下设数个小栏目如人才待聘、征求租户、招领信件等,而离乱音讯和寻亲访戚是其中的两栏,却是最让人心感戚戚然的两个栏目——要知道战争结束至此已有两年,而这里要寻找的,是到现在依然音信全无的人。
然而最多的一类,仍是寻找失散的家人。1947年年末一名黄姓读者的投书较为典型,他正努力寻找着在二战中失去联络的哥哥:“弟之兄长黄某,在沦陷时往暹罗工作,自1943年起,一去四年余,杳如黄鹤,未知落在何方,生死未卜,特此恳求先生在服务圈内让一版位登载此函。”
1947年9月19日《南洋商报·和平副刊》里,有这样一则寻人启事:“某某舅父:沦陷时期,消息杳然,近闻你在星洲,念你甚殷。外甥某某(通讯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