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病例,如果做针灸、拔罐、推拿、吃药等一系列的处理,费用最多也整百元。如无需奢华,几十元甚至更低的治疗费用也能做到。

回想20年前,我也曾经历了好一段似病非病的折腾,肩颈僵痛偶发,习以为常;其他慢性症状如胸闷胸痛、呼吸不畅、手臂发麻、胃酸倒流等才令人担忧。于是三天两头医院专科跑,重复的X光透视、胃肠窥镜、心电图,结果似乎总没什么大发现。当时的费用没有今天高,也没太多的政府津贴,都得自掏腰包。久病成医,自己也工余去学医,发现原来全是脊椎惹的祸,当年花了不少是冤枉钱。

高中修读的经济学告诉我,任何形式的津贴,总要叠高底价;水涨则船高,抬高了市场的价格。医药费近年来显著高涨,可苦了既没有医保,又不太符合政府慷慨津贴条件的一群。

表妹年近五十,突然发生落枕,肩颈无法转侧,僵痛不已。对医者来说,这是现代人司空见惯的病例。由于有了医药保险的壮胆,她敢敢找上了私人医院。经过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还留院观察,医疗账单开来是近万元,全数可由保险报销。

表妹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医生说是颈椎有椎间盘突出的现象。我问她可要开刀,她说,由于相对危险,医生不建议开刀,只需功能锻炼,保守治疗就可。一星期后,肩颈的疼痛虽减,但仍挥之不去,还需复诊。

一名在本地工作多年的女儿,近日国外前来身边暂住的老母亲突然胸口疼痛,进了政府医院接受检查,最后是安心无大碍,但面对的账单也是近万元。由于老母亲非公民,少了政府的津贴,女儿必须为大笔的费用分期付款。

在“利”字挂帅的今天,医者再也不是个个父母心。无知的病人确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医药知识,不然就要傻乎乎地,但也因有了医疗保险或津贴,可以很不在乎地任宰割,面对百倍的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