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令人感触良多,是文人骚客的灵感泉源,很多歌曲也是借秋意抒发情怀,唱出了多情种子的心声。多产鬼才刘家昌的《秋诗篇篇》就被众多歌手翻唱过无数次。他作曲的《秋缠》,蔡琴带出那“有一份忧,有一份喜,还有一份迷离”的味道,让人陶醉在爱河里。
疫情再次吃紧,要封城了吗?不愁,就视为秋祭吧,在家休息,调整身心,尽量减少与外界的联系。明知秋下一心愁,无奈心上依然有秋。
台湾校园民歌《秋蝉》,“听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绿叶催黄。谁道秋下一心愁,烟波林野意幽幽。花落红花落红,红了枫红了枫。展翅任翔双羽雁,我这薄衣过得残冬……秋去冬来美景不再,莫教好春逝匆匆。”朴素唯美的歌词让人百听不厌。偏爱南方二重唱,也喜欢动不动就说爱的芝麻龙眼的演绎。
春夏秋冬,秋最惹情,秋天总是那么迷人,那么美丽。30岁那年,在苏格兰住了两年,受不了那冬天摄氏零下十几度的酷寒,爱上黑啤酒的香醇,还有那枫叶迎风起舞的凄美秋色。好一个“酒色”之徒。
秋葵名字虽雅,但登不了大雅之堂,上馆子也未必吃得到。
羊角豆,我爱叫它秋葵。自觉得这是比较有墨水的叫法。英文叫Okra,南洋的洋名叫Lady's-Finger,淑女的手指,纤纤玉指。我幻想它像古代皇后戴了指甲套的“御指”,也联想到舞蹈家杨丽萍的手指。
无意中在YouTube搜得《秋天的故事》《秋天别来》《在秋天醒来》和《秋意浓》,觉得还蛮动听的,便起了寻找秋色的念头,组成“秋色当道”专辑自娱自乐。聆听轻松经典的旧曲,闭目回忆往事也是件很惬意的事。冠病疫情期间,政府免费分发种子,鼓励公众居家种菜,收到的是茄子和秋葵。秋葵不只是秋季种的蔬菜,我已吃了好几回。
看了不少东西方不同的料理,印度咖喱、港式和东南亚的家常做法,也做过好几种。最失败的是小吃秋葵脆片okra chips;而自认为满意的是凉拌芝麻酱秋葵。虾米参峇辣椒炒羊角豆最容易讨好,这道地美食为了要接地气,菜名就不用秋葵了。
往YouTube查找食谱。出乎意料,这种外表像淑女手指,吃起来又黏稠稠、滑腻腻的食物,竟然会受这么多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