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最后一部电影,片名《秋刀鱼之味》,影片中秋刀鱼却没出现。为什么用这片名?他回答说,因为秋刀鱼既便宜又美味。这电影要说的不是秋刀鱼的滋味,而是借用一道家常菜引申某种人生况味。
找来两本本地旧食谱,当然不是百年历史的概括,只是七八十年代的回顾。英文书“Singapore Heritage Food”(传承新加坡菜肴),收录不同族群的代表菜式,肉碎炒马铃薯青豆、面包夹罐头沙丁鱼、炖猪尾、海南肉扒、芙蓉蛋、纸包鸡、咕噜肉(酸甜肉)、炸五香肉卷、杂菜(高丽菜)、花生江鱼仔等。
餐馆烹饪有许多厨房作业及食材采购的考量,还得想方设法在口味上即刻征服顾客,让他们回头,家常饭菜不一样,丰俭随意、无拘无束,源远流长。
中文的《星马食谱》出版于1977年,收集的六七十年代的家常菜:咖喱鸡、咸菜鸭汤、咖喱杂菜、炸虾、肉碎咸粥、炸鸡翅膀、肉碎酿香菇、咸鱼炒豆芽、炒冬粉、炒蕹菜、蒸蛋、面线汤、腰豆鸡丁等。
“妈妈的味道”的“妈妈”只是代称,过去时代多数家庭由母亲为一家人张罗吃喝,当然是“妈妈的味道”。也有例外的,家里或许是姐姐或爸爸掌厨。所谓“妈妈的味道”,指的是吃那道菜可以想起做菜的人。
秋刀鱼在秋天上市,日本俳句中常作为代表秋天的季节语。外形似刀,价廉,是平民百姓的食物。小津忙完上一部电影,另一家电影公司催他先给个片名,他回答说秋刀鱼之味。开始写剧本时,母亲过世,办完丧事继续创作。他的日记写道:“山下已是春光灿漫,樱花缭乱,散漫的我却在此处为《秋刀鱼之味》烦恼。樱如虚无僧,令人忧郁,酒如胡黄连,入肠是苦。”
盐烤秋刀鱼,根据《读卖新闻》出版的《百年食谱》做法:“去掉秋刀鱼腹部一侧鳞片,内脏无须取出,用水清洗,然后擦干。从中间把鱼切成两段。两面撒上盐。把鱼摆在烤架上,大火烤至半熟,表面焦黄后调成中火,翻面再烤5分钟。烤好的鱼装盘,佐以白萝卜泥和酸橘。”因为整条鱼烤,没去除内脏,靠近鱼心脏部分有苦味,有食客就喜欢这滋味。
《读卖新闻》2014年为纪念它的妇女副刊《生活 / 家庭》百年庆,从100年来刊登过的家常食谱挑选出具代表性的100个菜肴,出版了《百年食谱》。出版者说,书中收录的“都是令人怀念的,想要动手做做看的味道”。最早的是1914年的蒸糕、手工冰淇淋,还有1915年的炸猪排、鸡汤炖菜、黄瓜拌干鲣鱼等,盐烤秋刀鱼食谱选的是2007年所刊登的。
不厌其烦记下菜名,想象这些古早味道也是开心的事。食谱里的菜肴过去都是家庭餐桌可能出现的,有日常菜也有节庆的特别料理。时光流逝,有些菜肴现在家庭里少煮或不煮了,例如咸菜鸭汤和咕噜肉,它们变成常见的外食餐点。“母亲们制作的那种朴素风味”,如今只能靠想象去回顾。
我努力去记忆小时候家里常吃的菜:菜脯蛋、鱼丸冬菜冬粉汤、干煎带鱼、煎煮鱼、豆豉煮竹仔鱼、炒杂菜(高丽菜)、鱼露炒菜心、豆芽炒豆干、罐头沙丁鱼、罐头猪脚或扣肉、罐头午餐肉(后来还有一种蛋卷午餐肉)等。潮流退去又滚回头,现在大家生活忙碌,还愿意在家里做饭的多希望别花太多时间,记忆中的这些菜肴简单易煮,正合乎当今社会的需求。
除了食谱,书中也以菜肴为引,叙说饮食习惯的改变。比如介绍“牛肉炖马铃薯”,说是令人怀念的“妈妈的味道”。日剧《深夜食堂》其中一集就以牛肉炖马铃薯为主角,老主顾一面吃一面说,有妈妈的味道。书中的牛肉炖马铃薯食谱,1981年刊登。饮食学者研究,这菜起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是根据海军的菜式改良而成,另一说是寿喜烧(Sukiyaki )衍生而来,《读卖》在1922年就刊登过近似寿喜烧的这菜食谱。牛肉炖马铃薯的名字则是1970年代才流行起来,虽不是“妈妈”所创,却是当时许多家庭饭桌上的常客。这有历史背景,二战期间及战后,物资缺乏,那些1970年代当妈妈的妇女,成长时没机会从自己母亲那里学到烹饪手艺,她们恰好遇上大众传媒普及,报章杂志的食谱及电视上的烹饪节目因此大受欢迎,牛肉炖马铃薯是当时的一道“红”菜,用料简单,味道好又容易做,在传媒推波助澜下跻身为“妈妈的味道”。
当时已经有烹饪研究者呼吁“要将妈妈的味道传承下去”,说战后西式餐饮传入,方便食品和快餐突起,“母亲们制作的那种朴素风味逐渐流失”。百年食谱中有不少外来餐食的影响,如马铃薯沙拉、炸猪排、和风意大利面等,因为深入百姓家,自然入选。
“母亲们制作的那种朴素风味”,如今只能靠想象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