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最多的是白居易184首,其次杜甫174首。《谈艺录》里,钱先生对白居易评价不高,他说:“香山才情,照映古今,然词沓意尽,调俗气靡,于诗家远微深厚之境,有间未达。”又说:“香山作诗,欲使老妪都解,而每似老妪作诗,欲使香山都解;盖使老妪解,必语意浅易,而老妪使解,必词气烦絮。浅易可也,烦絮不可也。”既然钱先生对白香山如此看法,为什么选了184首,独占鳌头。我想原因有两:一是《谈艺录》成书于上世纪40年代,是钱先生的少作,晚年钱先生可能改变了对香山的看法。二是白居易存诗2800多首,是唐代留下最多作品的诗人,基数大,可选的也就相对多了。

最近看了石涛的一幅画,上题杜甫的诗句:“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这是杜甫《漫成二首》之二里的句子。我查看目录,钱先生果然也选了。大名鼎鼎的《秋兴八首》,钱只选了一首。忧国忧民,固然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色,但杜诗也有很多闲情天趣之作,这些钱锺书也不放过,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杜甫诗歌印象。这部唐诗选,当初没打算出版,只是钱家三口的“诗选”,也是“私选”,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自由度,没有任何干扰,真实反映了钱锺书的选诗标准。

都知道钱锺书有一本《宋诗选注》,是他独立完成的,1958年顺利出版。其实,钱锺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参与了社科院文研所《唐诗选》初稿的选注、审定工作,但渐渐地,他“被摈为跑龙套的角色”。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这个项目时间拖了很久,人员有所更动,选录的标准因政治气候的变化也随着改变,《唐诗选》迟至1978年才出版,余冠英和王水照联合署名写了前言。钱锺书对这本《唐诗选》持保留意见,他对意识形态干扰选诗标准也很无奈。可想而知,钱锺书心里一定感到不快。

杨绛不愧是钱锺书的“知心人和贤内助”,她建议钱锺书独立完成一部唐诗选,专门选给她和女儿看,并由她每天用毛笔抄写。一个遴选,一个抄录,简直就是夫妻学者隽永美好的诗意生活。现在年轻人整日闹着“诗与远方”,殊不知“诗与远方”无非就是日常、日课、日子。一天、一天、又一天……诗情填满了每一天。按照钱锺书的挑选,杨绛每天抄录,从1983年断断续续开始,1985年正式成为日课,1991年完成。“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因女儿圆圆(钱瑗)早逝,杨绛将这批珍贵的手抄稿赠给了好友吴学昭(吴宓女儿)。吴学昭征得杨绛同意,将其公之于众。2020年11月,人们文学出版社出版,书名《钱锺书选唐诗》,收录了308位诗人,1997首诗作。体量远远大于《唐诗选》的130多位诗人的630多首作品。对于中晚唐诗人,钱锺书选得特别多,尤其是一些被忽略的小家都顾及到了;相比之下初盛唐就显得少了,岑参3首、陈子昂5首,贺知章3首,李白也只有23首。而中晚唐的元稹45首、王建48首(包括《宫词》16首)、杜牧56首、李商隐57首。几乎无人知道的中唐诗人施肩吾,居然选了31首,超过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