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阿姨悄声没息的买了一小袋子,放在茶几——却原来还是饼儿:一一厚墩墩叠着,这可不是核桃酥吗?我不过多嘴说一句,她即索性去买如假包换的回来。这核桃酥要是放在圆玻璃盏瓶里,便是饼之皇后,登上宝殿了。然后这都是从前陈旧的香气,偶尔寄存在时空,偶尔现身在跟前,稍纵即逝。刹那相逢,淡淡欢喜也参杂着惘然滋味。(传自吉隆坡)

那日阿姨买了一小包饼儿——说是鸡蛋饼。透明塑料纸袋,“树榕带”绑着(也就是橡皮筋),解开细看,心里一笑,不就是核桃酥嘛。仅是饼身个头较小,其余特征如饼面微裂带笑,根本就是核桃酥无疑——充其量是迷你版本。咬进口,更加像了。虽说真身多半大片、厚实,只是那甜腻略带酥松之感,和记忆里吻合。我笑阿姨历练江湖已久,怎么会让菜市巴刹的妇人随意唬弄过去?阿姨讪讪的,过几天,回来辩说,那卖饼妇坚持己见,大抵是因为用了鸡蛋材料,里内并无核桃云云——我记得鸡蛋饼是另一种,更小一点,呈半圆壳状,拿起来,一阵烘焙过的饼香鸡蛋香,稍微坚硬,可吃了还想再吃——接近的是同样小颗小颗的鸡蛋糕,只不过饼儿更有回味,也不大会饱人。回忆盒子揭开,于是想起老吉隆坡茶室里柜台边总有人身大小的玻璃橱,珍而重之的摆着一盒盒“驰名烧鸡蛋糕”,盒身是五彩广告标头纸:蓝天碧海,沙滩上男女半躺,一侧椰树摇曳,完全五六十年代鲜艳画风。这款烧鸡蛋糕殊为难得,长条形状,浅黄色,边沿有焦香,甜脆可口。近年来仍然看见其踪迹,可是怀旧时代性标头纸已然消失了。时代鸿沟一去,当初时兴的如今想必自惭形秽,故此省去——却不知眼下正是潮流倒反,旧即是好。从前种种,再粗糙亦是传奇。

如今恋旧情意结最为普遍的,是模仿老杂货店门口几排高低的玻璃罐或方形铁饼桶,零售老式饼干——有微沾盐粒的小圆咸饼,亦有夹杂葡萄干的康元饼。我想念的是柠檬夹心饼:饼身材质多种,有时买错了,吃着,很是怅然若失——同样是酸甜柠檬味,感觉却是两相不同。70年代中期的学校食堂,售一种薄如对折的脆饼,也带细微的椰浆鸡蛋香,孩子们买来,咬几口,总要看看里头可有藏着五分钱——现在这饼也有丰盛贵气的,夹层抹了花生酱,登时晋身仙品——觉得比传统年饼“贵佳必”可口,饼身实在,嚼劲很够,不像前者故意制作得薄如蝉翼,轻盈扇贝一般,入口消散,疑似融化在空气里,毫无份量。我后来迷上杏仁饼——最早期不过是中药杂货行里摆卖,圆桶子,有个提柄可挽可拎,饼儿似绿豆粉饼,杏黄色,上有浮凸的中山二字,大概是当地出产。后来出的越来越贵,一个饼一个纸包装着,很可能没杏仁,面上洒些杏仁粉?坡底思士街凤凰饼家,倒有自家制的杏仁饼,酥松好吃,颇为真材实料,不过已是一块算一块来卖,似乎就是成本不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