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占领了印度的果阿后,继续往南,1511年攻下马六甲,为了掌控香料的贸易,足迹遍及东南亚各处。16世纪,就有葡萄牙人定居于大城府,并在此经商,是最早来到泰国的欧洲人。大城府于18世纪没落后,葡萄牙人就移居更靠近暹罗湾的曼谷,当时定都于曼谷的泰王就把Kudi Chin赐给葡萄牙人,Kudi Chin的地标圣克鲁斯教堂就建造于1770年,刷上粉色,带有浓郁的南欧色彩。

走入了位于湄南河西侧的Kudi Chin街区。游客一般都在东侧活动,直到巨无霸购物中心Iconsiam在西侧拔地而起,人们才开始踏足“河的对岸”。Kudi Chin有个葡萄牙村,生活着葡萄牙人的后裔,他们大多是天主教徒,在大门上会放上守望的天使。

Kudi Chin有不少传承好几代的蛋糕坊,售卖一种名为外国人蛋糕(khanom farang)的点心。蛋糕按照葡萄牙人的传统配方来烘焙,但由于当时的泰国无法找到酵母和牛油等,他们在传统的海绵蛋糕上进行了改良,食材里也只有面粉、鸭蛋和糖。

葡萄牙人还留下动人的滋味。随着葡萄牙人的进驻,其美食也进入宫廷并流落寻常百姓家。泰语里的Pung指的是面包,源自葡萄牙语Pun。日常的语言比食物还要固执,执意保留了他人遥远的乡愁。

烤箱看起来像是DIY的设计,烘焙的师傅会先将蛋糕糊放进铜质的模具里,放入烤箱后,再盖上一块放满了火炭的铁板,估计是为了避免烤焦,师傅毎一两分钟就得掀开铁板。外国人蛋糕造型类似杯子蛋糕,味道和质感很像我们常吃的鸡蛋糕,上面还撒了糖并放了葡萄干和柿子干。这“加法”据说源自中国人的灵感,“糖代表发财,希望你能像上面的糖一样,富得让人看不出你有多少钱!”,“葡萄干则象征健康,而柿子干则是为了带来好运。”

Kudi Chin带有浓郁的南欧色彩。

虽然烤出来的蛋糕有点干质感也是疏松的,但当地人早已经习惯了这传统口味。现在曼谷能找到更合适用来制作蛋糕的原料,但当地人还是不愿意改变,老板受访时就曾经说过:我们得保留这个有500年历史的传统,因为这是泰国制作蛋糕的起点。

街区里只有供步行的街道,约两米宽,车进不来,所以更合适乱走乱逛。步行道曲曲折折,宛若迷宫,偶尔走进死胡同,得回头找出口,也会遇见一些被放弃了的老房子,门窗上细致的雕花布满灰尘,让人惋惜。经常还能望进住户的家,看见里面的动静,和一脸错愕的当地人和当地猫四眼相望,我点头微笑,算是打了招呼,抱歉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