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餐盒的一瞬间,世界只有我和眼前的食物,不管窗外的日月更迭、昼夜交替,不管闹市的喧嚣吵杂、生活的一地鸡毛,我准时按下暂停键,一个人安静地好好吃饭。
隔离十日,一日三餐,一共三十餐,这是第一次以餐数计日。
早上7点半敲门声如约而至:“您的早餐到了!”;中午12点半,“您的午餐到了!”;傍晚6点半,“您的晚餐到了!”,三餐从不迟到,上一次这么有规律地吃饭,还是在学校里。早餐固定有牛奶和小米粥,搭配茶叶蛋、香肠、米糕等;午餐和晚餐固定有四菜一汤,红烧牛肉、青椒炒肉丝、糖醋排骨、黄豆焖蹄花、盐水鸭胗等不重样地轮番上阵。在这位于中国南方的隔离中心厨房里,大厨们煎、炒、烹、炸,变着花样做出一道道地方佳肴。众口纵然难调,但总有两三道合口味的好菜,下香喷喷的米饭,最后再喝碗热汤。颇有些凉意的金秋十月里,身心从内到外都是柔软温暖的。
据说18世纪,法国人Mathurin Roze de Chantoiseau打造了首个用菜单点餐、摆放单独餐桌的现代餐馆,门口贴着一句改编自《圣经》马太福音的拉丁文:“凡是肚子不舒服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复原(《圣经》原文是: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但餐馆“restaurant”这个词,确源于法语动词“restaurer”,意即“恢复”。所以餐馆就是像SPA水疗一样的疗愈场所,而吃饭就是治愈肚子、慰藉心灵的疗程。粤语中的“医肚”把吃饭这个“治疗”过程总结地十分简洁有力。
一日三餐,也许是让我们按下暂停键,定时服用养身养心的“灵丹妙药”,完成自我修复后再投入下一段生活中,像伍尔夫(Virginia Woolf)说的:“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睡觉(One cannot think well, love well, sleep well, if one has not dined well)。”
工作后的生活,每天时间安排绕不开上班、午休、下班,吃饭也将就这三个时间点,忙起来不定时吃饭或直接跳过都是常有的,到周末又“报复性”地胡吃海喝,毫无规律可言。但在隔离中心,到点吃饭就是每日的固定节目,没什么比这更令人期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