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我自是不爱念书,尤其是英文字,一看到就发愁,但父亲却相反,只要能让我有任何学习、看书的机会,都不会放过,只要是学校要求的,不论是读物、活动什么的,父亲从来没有说“不”——即便是勒紧裤带,也会想办法买。他对于教育和书本的尊重,似乎是一种潜移默化,一种人生哲理,有意无意地让我长大后,不是教书就是“做书”开出版社。 小六毕业,拿到了毕业证书,成绩平平,倒是华文考获甲等,英文勉强及格。离校考试前,老实说我一直认为自己会被分流去中学的普通工艺源流,所以根本没温习,那几周放课后都在邻里打混,而华文一科却出奇的好,令人意外。

那年校长把毕业班“英文不及格的同学”带出来,听歌、背单词、造句、会话等的场景,依旧在我脑海里浮现。那时除了电脑室以外,学校几乎没有冷气课室或活动空间,只有校长教我们这些不成材家伙英文时,我们才有机会吹冷气。

(续完)

八九十年代是“分流制度”,也是邻里、名校在排名上必须分出高下的鼎盛时期——栢盛小学,邻里学校中的邻里学校,龙蛇混杂,三教九流,多半都是“苦力子弟”,在高速发展的1990年代里有点不合时宜。但也因此,整所学校非常有“甘榜”的味道,人情味也特别浓厚;甚至乎,连校长好多事情都得亲力亲为。

我懵懵懂懂、迷迷糊糊的童年,就这样在这个小地方、小视野里度过。其中因父亲在工地发生意外,摔断了腿无法工作,必须靠亲朋戚友救济度日,然后不时和地方小混混瞎打闹以外,并不能说有多精彩——但因穷到三餐不济,事事都得靠自己找门路,包括到稍富裕的朋友家蹭饭,玩不需要钱的游戏等,样样独立靠自己,所以生活阅历倒是挺丰富。

小六毕业那天,我等着父亲满身臭汗回来,不知道是否该兴奋地,拿着毕业证书给父亲。他瞥了一眼,“嗯”,然后去冲凉吃饭,并没有多高兴或多不高兴。吃着晚饭时,他问了一句:“所以能升上中学吗?”我说:“应该可以,但是去不了好班。”

栢盛小学(MacPherson Primary School)在几年前因邻里老龄化,学子人数锐减,多次合并再合并后,终于抵不过建设与发展,在岛国上销声匿迹了。

父亲放下筷子,又重复了我小四时和我说的那句:“我和你妈都没念过什么书,你现在是家中‘读书最高的’,以后家里就要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