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剧情片是具争议性的片种,内容既有事实根据,整体故事也须要加插不影响事件真实性的戏剧元素,两者之间要拿揑中肯的平衡,不失真不偏颇,也不哗众取宠,能够同时成功增添收看性,绝非易事。

事隔近10年,这宗冷血尸解父母案终于拍成电影,叫好叫座,我带着几年前旁听留下的印象和忐忑心情,进入戏院了解剧情和实况的异同,互相对证一番。事实上当日法庭上的对辩流程,虽然少了戏剧元素,但气氛却是肃杀、沉重的,令人透不过气来,尤其重播疑凶在杀害父母之前的日子,不停重复细听一段前卫的弦乐,导致在场旁听人士浑身不自在,这些细节并没有详尽在影片中出现,但在庭上直接了解事件赤裸裸的实况,旁听者更能深深体会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非比寻常的殷切度,性格另类的儿子无法良性接收,好的出发点在处理手法上变了质,结果扭曲了传统家庭伦常,最终酿成惨剧。当日旁听时,偶然与犯案儿子的眼神接触,令我不寒而栗,至今想起仍有余悸。今日电影和当天旁听的解读,最后还是无法彻底掀开泯灭人性行径之谜。

那一年执教的一门课是有关如何从新闻事件取材,加工变奏,制作带有正面社会效应的影视作品,刚刚碰上近期在香港上映的电影,关于十分具争议性的弒亲案,为了给课程内容增值,当年我特意前往法庭旁听,希望直接了解更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转化为教材,怎料却遇上我多年以来,最具震撼性的旁听经验。

七年教学相长期间,我也曾充当旁听生,印象深刻的是大学请来不同领域的优秀新闻从业员,分享特殊调查案例,包括揭发职场性骚扰,引致全球爆发MeToo运动的两名新闻界精英,当天交流会全场爆满,学生和老师共聚一堂,水泄不通,零距离与传奇人物接触交流,深入探讨揭秘,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千金难买、千载难逢的旁听机缘。

在大学执教期间发觉,旁听同学特别多的课堂,原来是对老师的一种肯定。大学为了优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指导,每门课都限制学生人数,额满未能修读的同学,为了从口碑良好的老师方面增添知识,宁可不拿取学分,还是希望以旁听生上课学习,对执教的老师是一份特殊的荣誉和认可。

友人投资泰国军部营运的电视频道,我有幸被邀请前往曼谷,分享节目内容制作和时段编排宣传等等技术细节,与会者全数是已退役或快退休的军人,其中几名旁听人士,官阶高至将军级别,虽然在经营上不熟悉传媒业务,却提出不少具策略性的问题,分享过程战战兢兢,是我教学经历中,最独特的一批旁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