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能给这个喜庆的日子,带来更多欢乐,那是出国还没成为家常便饭的时代,也早已经过了对动物园和飞禽公园感兴趣的年龄。过年去戏院看戏,对我而言,和办年货一样,理所当然。

后来的贺岁片才有了本地电影抢滩,虽然它们良莠不齐,甚至漏洞百出,但题材贴近我们的生活,又是名正言顺的国货,自然得支持。有时候看看电影里如何拍摄和呈现新加坡,甚至听听那些混杂得十分刻意的语言,就能满足我看本地电影的乐趣。有趣的是,香港粤语片或闽南语片,至今依旧无法在戏院里以原音放映。混杂的语言和更地道的方言,哪一种会对我们极力维护的语言纯正性造成更大的杀伤力呢?我期待新柔地铁的开通,那么我去对岸看粤语片也会更方便。

影片结束走出戏院时,身边路人说:目前中国能看的电影,就是《流浪地球2》和《中国奇谭》了。我在心里加入辩论:《中国奇谭》是的,但《流浪地球2》我不认同。两部片子都有浓厚的中国色彩。《流浪地球2》把外国人刻画得狼狈极了,正如一些好莱坞影片会丑化亚洲人一样,电影中的中国科学家说话都是战狼口吻,令人生厌多过生畏。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极力推荐的中国动画片《中国奇谭》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我现在依旧记得《哪吒闹海》里由荷花中诞生的哪吒和削骨还父的情节。这动画片每集短短约20分钟,以中国题材及中式美学,讲很现代及普世的故事。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取材自《西游记》,却以小妖怪的视角来讽刺现代职场光怪陆离的现象,上班族看了会有共鸣。这动画片重新诠释了中国元素,或应该说由传统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它的审美是多元的,甚至有阴郁有黑暗,没有庸俗的正能量,有某种不言而喻的真实。

过年,还有一个习俗,看戏。热热闹闹的贺岁片,是重要的华语电影类型,在八九十年代成长,过年总有成龙和周星驰陪伴,电影结束时的彩蛋,就是一众明星们向观众拜年。

今年看的第一部贺岁片《流浪地球2》,和中国同步上画。在满座的戏院里,被我能听明白,各种口音的普通话所包围。我甚至能辨识出上海口音里的va(相当于华语里的“吧”),甚至感觉温暖,毕竟我在那城市生活超过12年,在那1930年代生产过无数电影和明星的城市里,看过无数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