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与一位回新山办事的中资企业老总欢聚,他也特别强调:“今年中国过春节,潮汕文化特别引人注目,特别是那名叫‘英歌舞’的游街表演,很是振奋人心!”

唯独网络视频上,涌现许多群雄呼啸猛进的潮汕“英歌舞”,粗犷奔放,让人精神一振。

从初一到初四,都阴晦下雨,冷湿得令人无精打采。

带头身着黑衣者是手舞斑蛇的“时迁”,头二槌分别是红脸红须及黑脸黑须的武者。上百人奔跳旋舞,吆喝声中身段变化整齐划一,气势咄咄逼人,让观者目不暇给。

另一说法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1805年-1825年),潮州地区盛行与《水浒》有关的戏剧,因此,如《攻打大名府》这样的剧目,便成了今天英歌队在装扮与服饰脸谱上接近《水浒传》的文化背景。

没错,单单在小红书上,每天都出现许多生鲜上载的英歌舞视频,构成潮味十足的春节热潮。

相传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源溯明代中后期。其源头众说纷纭,有水浒说、傩起源说,也有山东“秧歌”经莆田辗转入潮之说等等。

网络资料显示,英歌舞是流行于潮汕、揭阳等地区的一种大型集体舞,以《水浒传》梁山泊剧曲人物为版本,舞者身着传统戏服,从面谱造型可轻易辨识出武松、鲁智深等人。

我个人会对英歌舞着迷,除了自小对传统戏曲脸谱和服饰的喜爱之外,更多是英歌舞阵威猛磅礴震撼人心的气势。螺号响起,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

我首次在新山接触的英歌舞,是2011年来自泰国,由当地“番仔”扮演的“泰式英歌舞”。也因为先有了“泰式英歌舞”,才触动汕头市政府次年派出正宗英歌舞来参加柔佛古庙百年庙会。原汁原味的潮阳英歌舞在2012年成为柔佛古庙游神的大亮点,也是汕头市祝贺古庙游神被列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大礼。

如果由我来推荐一项潮汕文化做“出口代表”,我会挑“英歌舞”,因为它强劲的律动是体操,适合校园学生哥;因为它古老的脸谱是民俗艺术,综合起来,比西方万圣节更有劲。

2013年,潮州青龙古庙复办被禁64载的游神盛会,我终于在韩江畔的古城里欣赏到最盛大的英歌舞阵头表演。文化空间衬托了文化表演,古老的街,传统的舞,两相配对,使文化脉搏的震动率强得近乎爆表。

清顺治吴颖《潮州府志》卷六:“农都春是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一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只是这种表演形式与描述,和今天的英歌有很大的差异。